厄爾尼諾為什么會導致氣象異常?
分類: 自然災害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475
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東太平洋海溫不斷的升高,是一種異常增暖的自然現象,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厄爾尼諾會導致氣象異常嗎?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享下厄爾尼諾導致氣象異常的原因! 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發生時,南美沿海岸國家易遭受暴雨洪澇災害,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非洲東南部等地易出現干旱。對我國而言,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當年,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易出現暖冬,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易出現洪澇,夏季東北地區易出現低溫。1951年以來,共發生過3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其余兩次發生在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1983年夏季,長江中下游發生嚴重洪澇,東北出現低溫,黑龍江6月氣溫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低;1998年夏季,我國長江流域以及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澇災害。根據中國氣象局分析,與1998年相比,今年中高緯的環流形勢明顯不同,冷空氣勢力明顯偏弱,因此,雖然今年我國夏季洪澇災害較常年明顯偏重,但其程度弱于1998年。“地球是一個各部分相互聯結的整體,厄爾尼諾發威是導致太平洋沿岸國家出現極端天氣的重要原因。”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并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北部等地帶來降雨。而厄爾尼諾卻“攪亂”風向與洋流,使赤道上空的東風顯著減弱甚至發生反向,赤道東太平洋表層海水向西太平洋的運動隨之減弱。這就導致原本較干旱地方降雨偏多,原本雨水充沛地區出現干旱。譬如,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爾、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出現洪澇災害,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容易出現嚴重干旱,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地區夏季出現高溫、干旱。對我國來說,由于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高,沃克環流減弱,導致西太平洋副高增強、位置偏西偏南,同時東亞夏季風偏弱,暖濕氣流北上勢力不強,冷暖空氣交匯產生的季風雨帶偏南,從而導致長江中下游多雨,華北和黃河一帶少雨。值得一提的是,厄爾尼諾對我國汛期天氣氣候的影響是深遠的。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首席專家周兵表示,盡管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已于5月結束,但大氣對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的響應還會持續,這種響應在主汛期尤其是6月至7月的梅雨季會進一步顯現或放大。厄爾尼諾導致氣象異常,主要是因為地球是一個整體,正常情況下季風洋流會保持太平洋表面的溫度正常,但厄爾尼諾導致風向出現了變化,引發太平洋表面的氣溫變化,引發冬暖夏涼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