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高下其手的意思◥
義參「上下其手」。見「上下其手」條。
◣高下其手的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上下其手」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聞吳有備而還 ,遂侵鄭。五月,至于城麇。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敗。穿封戌1>囚2>皇頡3>,公子圍4>與之爭之,正5>於伯州犁6>。伯州犁曰:「請問於囚7>。」乃立囚。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8>之貴介9>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10>也。誰獲子?」囚曰:「頡遇王子,弱11>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圍,弗及。
〔注解〕(1)穿封戌:春秋時代楚國大將。(2)囚:動詞,俘虜,拘禁。(3)皇頡:春秋時代鄭國大夫。頡,音ㄒ|ㄝˊ。(4)公子圍:春秋時代楚國王子,名圍。共王子,後承繼王位為楚靈王。(5)正:音ㄓㄥˋ,論定是非。(6)伯州犁:春秋時代楚國大夫。(7)囚:名詞,囚犯。(8)寡君:古代臣民對他國自稱本國君主的謙詞。(9)貴介:顯貴的人。(10)縣尹:職官名,一縣的-。(11)弱:動詞,敗。
◣高下其手是誰的典故 高下其手典故解析◥
此處所列為「上下其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春秋時代,楚、鄭兩國交戰,楚國大將軍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大夫皇頡,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圍見了眼紅,想要把這個功勞占為己有,硬說皇頡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勢弱,兩人爭執不下,於是找了伯州犁來裁斷是非。伯州犁說:「這要問問被虜來的皇頡,他說的一定錯不了。」便把皇頡帶上,由伯州犁來質問。但其實伯州犁想袒護王子圍,於是他故意先高舉一手指著王子圍說:「這位是王子圍,也是本國國君所寵愛的弟弟。」接著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個縣官。這兩人當中,究竟是那一個捉到你的?」皇頡看到他刻意分別的手勢,也聽懂了話中的暗示,就順應著回答說:「我不敵王子圍,就敗下陣來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上下其手」,用來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來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Gao Xia Qi S-ou
下一篇:弩張劍拔的意思 弩張劍拔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千載一會的意思 千載一會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