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一敗涂地」。見「一敗涂地」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一敗涂地」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劉季1>乃書帛射城上,謂沛2>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3>。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開城門迎劉季,欲以為沛令。劉季曰:「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4>,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擇可者。」蕭、曹5>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6>其家,盡讓劉季。……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
〔注解〕(1)劉季: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秦末群雄并起,劉邦亦起兵於沛,沛人擁立他為「沛公」。(2)沛:秦泗川邵之屬縣。故城在今江蘇沛縣東。(3)天下苦秦久矣:天下人苦於秦朝之苛政已久。(4)能薄:能力薄弱。(5)蕭、曹:指蕭何與曹參。蕭何(?~西元前193),西漢沛縣人。輔佐漢高祖定天下,-第一,封酇侯。漢初律令多出於他的手筆。卒諡文終侯。曹參(?~西元前190),字敬伯,西漢沛縣人。與蕭何共同輔佐高祖定天下,封平陽侯。繼蕭何為相,一遵蕭何所制定的規律,故後世有「蕭規曹隨」之語。卒諡懿侯。(6)種族:族誅。種,音ㄓㄨㄥˇ,家屬親人。族,誅殺遠近親族。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一.高帝紀上》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敗涂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載,劉邦為沛縣豐邑人,秦末,離開家鄉,流亡在外。後因沛縣縣令的號召,帶著上百名徒眾,準備回鄉響應陳涉的起義。但當大批人馬抵達時,縣令唯恐有變,又反悔了,令人將城門關閉,不讓他們進來。劉邦於是寫了一封給城中父老的信,綁在箭上,射入城里,信中說:「大家苦於秦朝的暴政已經很久了,你們如今雖然奉命替縣令守城,但現在各地諸侯都起義了,馬上會來屠城。此時大家只有合力把縣令殺掉,選擇可擔當重任的家鄉子弟取而代之,響應起義的諸侯,才能保全家室。否則就只有接受全家被屠殺的命運了。」於是沛縣百姓殺了縣令,大開城門,迎接劉邦,想推舉他為縣令,但劉邦推辭說:「如今天下正亂,諸侯并起,現在如推舉了不適當的將領,一旦失敗,將會是肝腦涂滿大地的慘況。我不是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怕自己才能低劣,沒有辦法保全大家。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各位另外推選一位能夠勝任的人。」因為大家一致的堅持,劉邦在多次謙讓後,終於接下了沛縣縣令的職位,并帶領群眾繼續抗秦,把暴秦推翻。後來「一敗涂地」這句成語引申用來形容做事失敗,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Da Bai Tu Di
下一篇:奮不慮身的意思 奮不慮身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奮身不顧的意思 奮身不顧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