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天文潮汐”是什么意思,與地震有什么關系?
天文潮汐:是由天文因素影響所產生潮汐稱天文潮。 天文潮是地球上海洋受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所產生的潮汐現象。它的高潮和低潮潮位和出現時間具有規律性,可以根據月球、太陽和地球在天體中相互運行的規律進行推算和預報。
太陽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時期(即朔和望時)之潮。由于海洋的滯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農歷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蒴、望如遇月近地點,其引起的潮汐振幅則更大。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 太陽的引潮力決定的。月球雖比太陽質量小,它的引潮力卻比太陽高約2.17倍。 每當月球移動到和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兩天體的引潮力就會作用于同一方向, 海水的漲落必然增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一、十五漲大潮”的原因。 天文大潮屬正常的天文潮汐現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好幾年作出預報。天文大潮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引發災害,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構成水害, 如汛期江河水滿時遇到天文大潮頂托造成洪水難以退卻;如果天文大潮遇到臺風登陸前后會暴發風暴潮;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范圍擴大,咸害程度加重,則形成咸潮。 天文潮與地震的關系-的微妙關系始終是個謎。廣東省天文學會的專家分析,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日期與時間,可能與天文因素有關。
天文專家分析,汶川地震日期恰好發生在上弦(農歷四月初八)。上弦這天,有來自兩個不同方向的引潮力對地球施加影響,這種引潮力可能會對地球地殼某些板塊產生特殊的或共振的作用。歷史上有些大地震出現在上弦或下弦的前后。
天文專家表示,預測地震必須具備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震級)三個要素。地震的地點和強度主要來自地球的-;而地震的時間除了地球本身作用外,還可能來自地球外天體的引潮力以及輻射和磁場等因素。因此,特殊的顯著的綜合的天文因素,可能給大地震的發生時間提供一個參考數據。
廣東天文學會的專家提醒:2008年6月初的兩個強天文潮汐值得有關方面的注意。一個出現在6月3日21時,這時月球距離地球最近,只有357251千米;另一個發生在6月4日凌晨3時23分,太陽、月球和地球排列成一條直線(朔)。因此,6月4日前后,兩個強天文潮汐相繼出現,值得地震工作者和天文工作者的關注。
夏季有天文大潮,冬季也有天文大潮嗎?據廣東天文學會預告:2004年12月13日至15日,廣東各地的江海潮汐,不僅會出現今秋以來最大的天文潮,而且還會出現咄咄逼人的強咸潮。
造成這次江海大潮的天文因素:一是12月12日,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朔);二是12月13日,月球與地球相距最近;三是近日地球運行到距離太陽較近的位置。
相關-強天文潮汐來臨 廣東汛情總體趨緩:
下一篇:飛雪連天射白鹿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詩中的“杏花村”現在在什么地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