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隔靴搔癢的意思◥
隔著馬靴搔癢處。比喻未能透澈領悟佛理。※#語或出《景德傳燈錄.卷二二.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後用「隔靴搔癢」比喻不切實際,未能掌握要點。
◣隔靴搔癢的典故來源◥
※?!毒暗聜鳠翡洠矶V菘瞪狡醴€法寶大師》1>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初開堂,有僧問:「威音王已後,次第相承,未審師今一會法嗣何方?」師曰:「象骨舉手,龍谿點頭?!箚枺骸笀A明2>湛寂3>非師旨,學人因底卻不明?」師曰:「辨得未?」僧曰:「恁麼4>即識性無根去也?!箮熢唬骸父粞ドΠW?!?p>〔注解〕(1)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2)圓明:佛教用語,指澈底領悟。(3)湛寂:佛教用語,其義有二:?沒有煩惱、生滅輪回。?清靜。(4)恁麼:這麼、如此。恁,音ㄖㄣˋ。
〔參考資料〕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據《歷代詩話》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
◣隔靴搔癢是誰的典故 隔靴搔癢典故解析◥
「隔靴搔癢」指隔著靴子抓癢,這種做法總是難以搔到癢處,所以這句成語可以用來比喻不切實際,未能掌握要點。這應是從生-驗衍生的成語。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二二.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問:『圓明湛寂非師旨,學人因底卻勿明?!粠熢唬骸罕娴梦??』僧曰:『恁麼即識性無根去也?!粠熢唬骸焊粞ドΠW。』」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說,有位僧人向法寶大師請示問題,在問答終了時,大師便問僧人都弄明白了嗎?僧人以「識性無根」回答。大師認為這位僧人并未洞澈領悟,所以說他:「隔靴搔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也有「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的說法,是指詩歌的作法要使題旨明晰,不可漫無主題,抓不著重點,意思也是比喻不切實際。
Ge Xue Sao Yang
下一篇:進退維谷的意思 進退維谷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仁不讓的意思 當仁不讓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