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彬彬文質的意思◥
義參「文質彬彬」。見「文質彬彬」條。
◣彬彬文質的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文質彬彬」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1>,文勝質則史2>。文質彬彬3>,然後君子。」
〔注解〕(1)質勝文則野:實質勝過文采,就顯得鄙略。(2)文勝質則史:文采勝過實質,就顯得虛華。(3)彬彬:不同事物配合適當的樣子。
◣彬彬文質是誰的典故 彬彬文質典故解析◥
此處所列為「文質彬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民教育之先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世尊為「至圣先師」。《論語》一書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內在的實質勝過了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質樸;而文采勝過實質的話,就會因為文辭過於繁雜而顯得虛華。只有在端莊的外表禮儀和崇高的內心修養配合協調,才能達到表里一致,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後來「文質彬彬」被用來形容人舉止文雅,態度端莊,或形容文章內容與辭采并茂。
Bin Bin Wen Z-i
下一篇:有目共見的意思 有目共見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出鬼入的意思 神出鬼入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