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顛沛流離的意思◥
「顛沛」,比喻世道衰亂或人事挫折。語出《論語.里仁》。「流離」,流亡離散。◎語出《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處流浪。△「百六之會」、「流離失所」、「陽九之」
◣顛沛流離的典故來源◥
1、「顛沛」:《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1>違仁,造次2>必於是,顛沛3>必於是。」
〔注解〕(1)終食之間:吃一頓飯的時間。比喻極短的時間。食,音ㄕˊ。(2)造次:倉卒、緊迫。(3)顛沛:比喻世道衰亂或人事挫折。
2、「流離」:◎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末年,盜賊群起,發軍擊之,將吏放縱於外。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雒陽以東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將軍開東方諸倉振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澹官以稟之,吏盜其稟,饑死者什七八。莽恥為政所致,乃下詔曰:「予遭陽九之1>,百六之會2>,枯旱霜蝗3>,饑饉薦臻4>,蠻夷猾夏5>,寇賊奸軌6>,百姓流離。予甚悼之,害氣將究矣。」歲為此言,以至於亡。
〔注解〕(1)陽九之:災難、困厄的時運。,音ㄜˋ,同「厄」。見「陽九之」。(2)百六之會:厄運。見「百六之會」。(3)霜蝗:霜害和蝗災。(4)饑饉薦臻:指連年災荒。薦臻,連續不斷。(5)猾夏:侵擾華夏。猾,音ㄏㄨㄚˊ。(6)奸軌:犯法作亂。
◎2《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蒯通知天下權在信,欲說信令背漢,乃先微感信曰:「仆嘗受相人之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貴而不可言。」信曰:「何謂也?」通因請間,曰:「天下初作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霧集,魚鱗雜襲,飄至風起。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涂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
◎3《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朕既不明,變異數見,歲比不登,食廩空虛,百姓饑饉,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盜賊并興,群職曠廢,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也。
◣顛沛流離是誰的典故 顛沛流離典故解析◥
「顛沛流離」系由「顛沛」及「流離」二語組合而成。「顛沛」出自《論語.里仁》,內容記錄孔子說過的一段話,他主張人們應該用正當的方法去取得富、貴,遠離貧、賤。君子如果失去仁德,還能被稱為是君子嗎?一個真正的君子無論是在倉卒之間,或是在世道衰亂、人事挫折的環境中,都會守住仁德,不會做出違背仁德的事情。「流離」則是出自《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低外族,開啟戰端;之後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末年又遇到乾旱谷物歉收,一時間天下動亂,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王莽認為田地會沒水灌溉,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災,導致連年災荒,加上外族侵犯,盜賊群起,使得百姓流亡離散,都是因為他正遭到厄運。沒多久之後,新朝就滅亡了。「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谷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後來「顛沛」和「流離」被合用成「顛沛流離」,用來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處流浪。
Dian Pei Liu Li
下一篇:欲擒故縱的意思 欲擒故縱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安理得的意思 心安理得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