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欺世盜名的意思◥
「欺世」,欺騙世人。※語或本《韓非子.詭使》。「盜名」,盜取名譽。語出《荀子.不茍》。「欺世盜名」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鳌腹撩炞u」
◣欺世盜名的典故來源◥
1、「欺世」:※《韓非子.詭使》上握度量1>,所以擅生殺之柄也。今守度奉量之士,欲以忠嬰2>上而不得見。巧言利辭,行奸軌以幸偷世者3>數(shù)御4>。
〔注解〕(1)度量:指法度。(2)嬰:侍奉。(3)以幸偷世者:以僥幸偷欺於世,獲致非分之利者。(4)數(shù)御:屢次得到重用。數(shù),音ㄕㄨㄛˋ。
2、「盜名」:《荀子.不茍》人之所惡者,吾亦惡之。夫富貴者則類傲1>之,夫貧賤者則求柔2>之,是非仁人3>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晻4>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5>、史6>不如盜也。
〔注解〕(1)傲:驕傲。(2)柔:柔弱屈就。(3)仁人:俞樾曰:「『仁』字衍。」上文說明「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并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應當為「仁人」。(4)晻:音ㄢˋ,昏暗的。(5)田仲:即陳仲子,田陳古時本為同一姓氏。陳仲子不食兄祿,避居於陵,為人灌園,自食其力。(6)史:人名。字子魚,故亦稱為「史魚」。生卒年不詳。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衛(wèi)靈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彌子瑕,屢諫不聽,史自認未盡職責,臨死遺言停屍在內室而不停放在大廳,終於感動衛(wèi)靈公??鬃臃Q贊他:「直哉史魚?!?p>
◣欺世盜名是誰的典故 欺世盜名典故解析◥
「欺世盜名」系由「欺世」及「盜名」二語組合而成。「欺世」是出自《韓非子.詭使》。戰(zhàn)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yè)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窗u蘆漫磠t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詭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xiàn)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奸軌,僥幸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副I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茍》。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Qi S-i Dao Ming
下一篇:實事求是的意思 實事求是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逍遙法外的意思 逍遙法外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