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丹山、寶藏生,人稱「福銀司」,臺中縣石岡鄉人,享年82歲,為中部地區的彩繪司傅。劉福銀從小學習書畫,其父劉沛亦為石岡地區著名的彩繪司傅,雖有家學淵源,但劉福銀早期卻到-學習時鐘制造技術,回臺後於-公家機關當會計,并一度前往中國廈門工作,直至中年以後,因經濟壓力才開始從事彩繪工作,并代替其父承包相關工程,負責書法、花鳥及一些西洋油畫的風景圖案。劉福銀共育有4男4女,其中除了4男漢修於中鋼公司工作外,其他3個兒子昌洲、昌熾及昌武,皆繼承祖父及父親的衣缽,從事彩繪工作。劉福銀的作品多與父親劉沛及兒子共同合作,多分布於苗栗及臺中一帶,以廟宇及祠堂為多,其中劉福銀與長子劉昌洲亦曾受邀至-和歌山縣為瀧見寺施彩,相當難得,其重要作品有:臺中梧棲浩天宮(1965)、苗栗通宵慈惠宮(1965)、苗栗中港慈裕宮(1967)、-瀧見寺(1969)及南投明新書院(1970)等。劉福銀因曾學習中國傳統書畫及西洋油畫,因此在彩繪作品中融合流暢的書法線條及精確的-觀念,加上生動的人物表情及適當的構圖安排,使得作品顯得豐富與精致。
參考資料
歷史建筑資料庫分類架構暨網際網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主持人林會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