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岐阜,西元190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筑科,4年後經由其業師、-當時建筑巨匠辰野今吾之介紹來臺任學長森山松之助之助手,參與總督府土木部之設計工作,1911(明治44)年轉任總督府土木部營繕課顧問,當時之課長為名建筑家野村一郎,次年轉任技師,隨後三度擔任營繕課課長(1919、1924、1929-1940),前後達10余年。井手薰於任職期間,曾參與或主導為數頗多的建筑設計工作,其中較為人所知者有臺北警察會館(1930)、臺北-教育會館(1931,第-古蹟)、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博覽會(1935)、新竹警察署(1935)、高雄稅關(1936)、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1936,第二級古蹟)及嘉義警察署(1937)等。上述作品雖略帶西方歷史式樣的裝飾圖樣,但是明顯地擁有現代建筑之風格,造形及構造方式均極為成熟,開啟風氣之先。除了總督府之專職之外,井手薰也發起成立「-建筑會」,1929(昭和4)年正式成立,時任營繕課長之井手薰任會長,名建筑家栗山俊一任副會長。第一回大會中井手薰指出宗旨包括成立建筑研究機關、研究發展交換媒介及建筑常識之普及及推動。同年該會發行《-建筑會志》,此-共發行16輯,紀錄了當時建筑思想、工程及活動,是了解-時代-建筑不可或缺的史料,於-中,井手薰也發表了許多文章,同時也參與-史料編纂及史蹟調查等工作。井手薰於西元1944(昭和19)年過世於-,享年66歲。他不僅是-近代建筑的推手,他的作品也成為--時代中期的建筑文化的表徵,可以說是塑造并影響-近代建筑風格的一位關鍵性人物。
參考資料
歷史建筑資料庫分類架構暨網際網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主持人林會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