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金門烈?guī)Z青陽(青岐),屬來臺第10代,1942(昭和17)年6月24日出生於臺南市,2003年8月1日卒於臺中市東海大學寓所,享年62歲。上有五兄三姐,排行老么。青少年受教育於臺南市立人國校、南一中初中部及高中部。中學時代已顯繪畫長才,多次於美展得獎。嗣後進-大學醫(yī)學系,就讀3年,因興趣不符,轉(zhuǎn)而入學東海大學建筑系,從此與建筑藝術(shù)結(jié)緣,於1969年獲建筑工學士學位。1970年,他返東海大學建筑系服務,開啟其長達33年的教學生涯,直到辭世,由助教、講師而副教授,并曾於1990-1992年出任系主任,1995-1998年復任系主任并兼研究所所長。其間重要建樹包括創(chuàng)辦-首見之學士後建筑碩士班及成立「中華建筑文化協(xié)會」。他於大4時曾參與狄瑞德主持的「-傳統(tǒng)建筑之勘查」計畫,開始接觸本土建筑傳統(tǒng)。任助教時期,參與漢寶德教授主持的「板橋林宅調(diào)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從此逐漸以本土傳統(tǒng)建筑歷史文化及古蹟修護研究為志趣。此後他還參與調(diào)查過鹿港古街區(qū)、臺中張家祖廟、臺中神岡筱云山莊、臺中州廳等重要古蹟或歷史建筑。并曾於1986年,赴-東京大學藤森照信教授研究室進修1年,主攻古蹟保存。他的建筑學養(yǎng)紮實明確,廣博無礙,然而嚴謹自持,不輕易著書,一旦下筆,如〈從實例與匠師之體驗論穿斗式屋架之演變〉(1983)或《古蹟保存序說》(1987),均成重要文獻。洪文雄具高人一等智慧,踏苦行穩(wěn)健沈潛步伐,一生幾度面臨重大抉擇,均不計名利,只問真義,有為有守,終生不渝,是-的建筑與古蹟保存學界仰重的學者,也是莘莘學子尊敬的師表。
參考資料
歷史建筑資料庫分類架構(gòu)暨網(wǎng)際網(wǎng)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主持人林會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