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惠安縣峰前村人。在村中輩份排行仁字,生於1900(光緒26)年。年少時隨父親蔣匏來臺承攬麥寮拱范宮,1936(昭和11)年時居留在臺南州斗六郡大埤莊大埤千百三十二番地。後來承作土庫鎮順天宮重修石作,戶籍遷至臺南州虎尾郡土庫街土庫三百四十九番地,在此開設「惠安石店」為第一代店主。之後因西螺鎮廣福宮打石工程之故,第二代店主蔣文鳯即將石店搬遷至西螺鎮現址。當時一起參與工程的還有設籍於臺南州虎尾郡西螺街西螺千三十八番地的蔣三鵠、臺南州虎尾郡西螺街西螺千二百六十五番地,以及西螺街九百二十六番地的蔣元寶等人。西螺鎮「惠安石店」目前由第三代的蔣國振先生經營,此時傳統打石業的經營模式由於都市化和商業化的結果而有了大幅的變化。以往純手工一斧一鑿的打制已改為用小型電動工具施作,所以造形式樣缺少了精細的質感與石雕技藝的講究。另外由於-的工錢較高,所以匠師趁回原鄉探親之機會,順便進行經濟活動,初期-向祟武鎮峰前村采購原料石,之後則由-的司傅帶去了電動工具、技術及新觀念,在惠安崇武鎮合資設廠和采辦石雕,委托當地訂制各種石雕工藝品和建筑裝飾石雕產品再運送來臺組裝,石雕石材產品成為現今峰前村的重要經濟活動。中臺交流後的十多年光景,形成了峰前村的石雕專業村再現,甚至擴及至整個崇武鎮轄區到處都林立著石雕廠,很多石雕廠里都可以看到為-加工的產品,崇武已經是石雕供應的重鎮了。此外,近年也有個別懂石雕專業的人因在-有親屬,經辦理手續後來臺入籍定居,并利用這種方便,承接業務再到崇武組織人員加工。
參考資料
歷史建筑資料庫分類架構暨網際網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主持人林會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