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大潭村,14歲(1960)時在高雄鳳山仙公廟開始向姨丈石連池學藝,1963年出師後施作為鳳山天公廟前殿和中殿。弟子有何坤木(妻舅)、何明河、何芳妙、林宜棉與黃錫霖(分別向李坤中及李坤村習藝)等人。李氏作品如高雄鳳山天公廟(1963)、嘉義圣安宮、新港奉天宮前殿(1970)、高雄市三民區三教靈玄圣堂廣法寺(1970,玻璃剪粘)、高雄市苓雅區安瀾宮(1971,玻璃剪粘)、高雄市前金區鼓壽宮(1972,玻璃剪粘)、鳳山城隍廟(1978,玻璃剪粘)、高雄市鹽埕區文武圣帝廟(1979)、高雄縣阿蓮鄉清和宮(1984)、高雄市鼓山區慈仁宮(1986)、高雄市小港區鳳儀宮(1986)、高雄典寶代天府(1989)、鳳山東龍宮(與李坤中合作)、高雄縣彌陀鄉南寮天南宮(1991)、高雄縣阿蓮鄉發天宮(1994)、鳳山田南宮(2004)及鳳山雙慈亭(2004)等。李氏在1970年代遷居高雄,活躍於南部剪粘的施作,特別是鳳山地區及澎湖,加上兄弟李坤中及李坤南等受其影響投入剪粘行業,亦帶動許多子弟加入,不僅使得家鄉新港大潭村的剪粘司傅輩出(如李松原),在高雄也出現許多司傅子弟如林宜棉的作品。
參考資料
歷史建筑資料庫分類架構暨網際網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主持人林會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