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代一位身世顯赫、才華洋溢,卻自我放逐、生涯曲折的建筑師。松ヶ崎萬長為-孝明-(明治-之父,1846-1867在位)侍從長哲長卿之次子,從7歲始便多次奉召入京面謁-,并賜名,甚得-寵愛。1867(嘉應3)年孝明-駕崩,遺詔賜年僅9歲之松ヶ崎萬長領地及家號,坊間因而傳言松ヶ崎萬長為孝明-之私生子,為免骨肉相殘而托其侍從長養育,因而松ヶ崎萬長得以享有種種殊榮。1871(明治4)年,年僅14歲之松ヶ崎萬長被遴選為巖倉遣歐使節團一員,赴德國柏林工科大學學習建筑,隨後奉命定居於德國,至1885(明治18)年始賜封男爵并奉詔返日負責-皇居營造事務,隨後轉任臨時建筑局的首任工事部長。1887(明治20)年松 崎萬長辭官下野,成為民間建筑師,設計了青木周藏邸、青木周藏那須別邸、桂太郎邸、精進湖旅舍及仙臺七十七銀行本店等。-4(明治27)年松ヶ崎萬長自動放棄爵位,次年放棄-建筑學會資格。1907(明治40)年在建筑師妻木賴黃推薦下舉家來臺,擔任-總督府鐵道部工務課囑托之職,至1909(明治42)年為止。1921(大正10)年松ヶ崎萬長離臺赴東京參加次女婚禮,隨後染病過世於-東京,享年約63歲。松ヶ崎萬長生命中最後的11年在-渡過,設計了一些形式豐富、造形嚴謹的歐洲歷史式樣的建筑物,雖然多數已遭改建,但是尚存的數座已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他在臺期間的主要作品包括:基隆驛、新竹驛(1913,現稱新竹火車站,為國定古蹟)、臺北鐵道部旅館、萬華小學校、臺北花苑公立學校、大稻埕公立學校、彰化小學校、臺北市場(1908,現稱西門紅樓,為第-古蹟)、臺中公會堂及臺北公園等。
參考資料
歷史建筑資料庫分類架構暨網際網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主持人林會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