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本為-原住民平埔拍宰海族住居,1701年(清康熙40年),-王成楚率百余人由犁頭店(今臺中市南屯區)來此開墾稻田,是大臺中地區最早開發區域之一。1716年,平埔族岸里社土官阿莫申請墾號,大批張、廖二姓族人移居至此,大批農田出現。因幅員遼闊,--持續涌至,18世紀初已形成街市,稱為「西大墩」。除此,接連筏子溪岸、馬龍潭入墾區域,成為臺中地區兩大聚落。19世紀末,城內北門開通大路至西墩,正式形成西屯街市。歷經-日治時期後,今位於大肚山臺地及臺中盆地之間的西屯區,仍有農牧產業,其中以畜牧、農耕及休閑農業為特色。生產如:乳牛、乳羊、稻米、地瓜、芝麻、花卉、香蕉、芒果、荔枝、文旦及蕃石榴等。
除了舊有農-,區內有逢甲大學、東海大學等知名大學行程的文教商圈,其中,逢甲大學周邊商家集結行程的逢甲夜市,成為觀光客及大臺中區市民常去的旅游地點。根據統計:逢甲夜市平日有三萬人涌入,例假日人數更可達十萬人以上。
1970年代,臺中西屯區內設立臺中最大的工業區,另也依此為基礎,成立科技為主的臺中科學園區。1990年代之後,涵蓋西屯區部分區域的七期重劃計畫陸續展開,使西屯區正式成為臺中新商業中心。在地方政府及民間相互合作下,區內規劃落成了:臺中市新行政中心、新光三越百貨臺中店、老虎城購物中心、新國自在購物中心、長榮桂冠酒店、永豐棧麗致酒店、裕元花園酒店、福華大飯店等商業建筑。而伴隨生活機能提高,價位不斐的豪宅,亦在西屯區內陸續落成?!?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