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地球南北兩極從未發生過地震:每年地球上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其中約99%的地震人們感覺不到,只有用靈敏的儀器才能測到。然而,地球的南、北極地區至今還從未發生過任何級別的地震。這一奇異的地質現象引起了世界地震學家們的關注。
南北兩極不發生地震的原因:美國的科學家經過30多年的觀測研究認為,巨大的冰層是造成南極-和北極的格陵蘭島內陸地區無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
所謂地震,這里特指天然地震,主要包括由地下-的構造活動產生的構造地震和由火山爆發造成的火山地震。但地震都與地殼中的-斷層密切相關。理論上說,地殼呈板塊構造,板塊與板塊交接的地帶是地震頻發區,而板塊-比較穩定。由于南北兩極都處于板塊-,所以不易發生地震。 據統計,南極-和格陵蘭島的冰學府開面分別達到90%和80%,而且冰層的厚度很大。由于冰層的壓力,其底部幾乎處于“熔融”狀態,同時由于冰層面積大且份量重,在垂直方向產生的壓力,與地層構造的擠壓力正好達到了平衡,因而不會發生傾斜和彎曲,所以分散和減弱了地殼的形變,因而使地震無從發生。 補充大家都知道-板塊漂移說,認為板塊間的擠壓引發地震,但是板塊為什么漂移。原因如下:
地球自身的運動所引起的板塊漂移,地球以南北極為軸自轉,在這個大球體的表面,其地表物質(-板塊)在東西向漂移擠壓的同時還會產生一個向相對于地軸再說半徑較長(赤道附近)的位置匯集的相向向心力,向地球的赤道中心漂移,同時因為地球兩轉夾角的存在,受太陽引力的影響,其漂移的相向點又會在南北回歸線左右擺動,故此,地球上的主要地震帶大都處在陸海邊沿和南北緯30°左右的位置,世界上的高山大川也大多匯集于此。 但南極-所處的位置恰恰在于極點上,作為一個整體,它便不受東西和南北相向漂移運動力的影響,固此其它板塊沒有對它的擠壓力,也就不會發生地震。 而北極地區是海洋,同樣道理也沒有發生地震的條件。所以說南北兩極地區很難發生自源性地震,即便有震動,也是受周邊地震的波及,就象讓我們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就波及很遠。 提示但是,專家認為,這種平衡只是相對的,一旦這種平衡稍有偏差,南、北極同樣也會發生地震。 相關問答“天文潮汐”是什么意思? 2010年全球有哪些國家和地區發生地震?(持續更新) 歷史上特別重大地震有哪些? -是如何防范地震和應對地震的? 從世界范圍來看,哪些國家或地區在地震帶上? 地震級別是如何劃分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多少極? 地震能預測嗎,地震來臨之前有前兆嗎?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