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清代時屬嘉義縣嘉義東堡大湖莊,1901年嘉義廳中埔支廳番仔路區大湖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番路莊大湖,1946年屬於番路鄉大湖村。
大巃位居大湖村的交通要沖,1970年代設有商家,服務過往行人;因是通往山地必經途徑,-五六十年代於此曾設障管制交通,公車通行大華公路後,仍在此設立招呼站。
二、地理環境
大巃地勢高峻,由半天巖攀升到此地,山路陡峭異常,又狀若蛟龍盤踞在山中,探出的山勢宛如龍形,因而得名。大巃周邊有著山中自然的溪谷、峭壁等天然地景。北部是三寶山,由烏心石山(高860公尺)、鳩州嶺山(高960公尺)、尖凍山(高1,070公尺)等三座近千公尺相連的山巒所組成,南部是半天巖山(高-0公尺),是與民和村的分界,清水溪由此發源。
三、自然生態
大巃,海拔分布在600公尺至1000公尺間,由山谷、開墾地、原生林、次生林等多重組合的生態環境,八掌溪支流提供清澈的水源,高山環繞四周形成此地時有云霧籠罩,孕育了此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地勢較平坦的地方集中在大華公路(臺159線甲)旁,沿著路邊坡地種有龍眼樹,形成緣色隧道,每年八月份是龍眼盛產的季節,此間所產,為原生種龍眼樹,或為嫁接種,果實皆甚甜美。經濟作物另有桂竹、柑、橘、柳橙等。山間原生植物以山月桃、百合花較為常見,山月桃開於四至六月,百合花為五至七月。華八仙如在春天穿梭山間花叢的粉蝶,因一蒂有八蕊組成朵花,而贏得芳名。
四、風景名勝
三寶山步道,位於大巃後方,登山口在縣道159甲線21.45公里處,左轉上坡走石階步道,直上三寶山,回程由右邊(在159甲線22.8公里處)下山,約三小時路程。由三寶山步道到尖凍山,保留有巨足茄苳古樹,中空樹干經數百年的大自然洗禮,刻形相當奇特。三寶山因取用佛家的佛寶、僧寶、法寶而得名。
祈福步道,位於大巃前方。步道起於半天-頭山公園,終於大巃,長約二公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於2009年間規劃成步道,串連農道,并建三座涼亭,提供旅客休閑觀遠。羅漢廣場十八羅漢石雕栩栩如生,行走其間,達處傳來寺廟鐘響,添了些許禪意幽靜;步道里果樹林木疏落有致,適合觀賞自然生態。
大湖入口意象,位於大巃前方。設於2008年,為一座牛拉輪研漿塑像,碑文上載:「舊時大湖紙業興盛,常以獸力拉動石輪研磨紙漿,為感謝前人開拓辛苦,今以此為社區入口意象,紀念先人勤奮精神,期勉後代知福惜福,共創大湖美好前景。」
五、交通設施
大巃是番路鄉由平地進入山上必經要地,縣道159甲線與嘉124線鄉道在此交叉,經縣道159甲線,東往竹崎鄉光華村,西經民和村通往嘉義市;經由嘉124線鄉道,在埔尾與嘉124線甲交叉後,通往民和村客莊,連接縣道159甲;由嘉124線甲通往觸口,連接省道臺18線。
中文關鍵字:大巃 , 三寶山步道 , 祈福步道 , 茄苳古樹 , 大湖入口意象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