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常見的經營類型,大致可分為:休閑農場、休閑林場、休閑漁場、休閑牧場、觀光農園、市民農園、教育農園、生態農園、鄉村民宿及農村產業文化活動等種類。其共同的特點是利用休閑農業資源,提供游客深度導覽解說與體驗活動,一方面滿足游客游憩需求,另一方面增加農民的收益。
依據2007年休閑農場全面普查,-休閑農業的產業規模為1,244場家。休閑農業場家發展多集中於北區,約占43.97%(547場家),以宜蘭縣134場家居多,其次為桃園縣104場家,苗栗縣86場家居第三。其次為中區,約占29.34%(計365場家),其中以南投縣計有136場家居多,其次為臺中縣90場家。這些農場主要提供旅客農林漁-相關體驗與生態教育活動,以及鄉土料理品嘗或農莊民宿的住宿體驗。
-休閑農業發展策略包括:
(一)善用農業資源策略: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生態等資源,以解說、展示、參觀或觀賞、參與操作或制作、比賽、攝影、紀念品、采摘與品嘗等方式應用在休閑體驗活動。
(二)環境生態保育策略:以休閑農業資源做為環境教育的教材,將休閑農業區場當做實施環境教育場所,用以培養環境倫理。
(三)結合農村文化策略:將農村中豐富的民俗文化、產業文化及生活文化,導入休閑農業之經營,使農村的精致文化傳承下來。
(四)整體規畫策略:藉由整體規畫,使環境更適合人類活動,人類行為對環境影響降低在環境發展最大忍受程度之內,達成「人與環境關系」之適切發展。
(五)合作經營策略:休閑農業園區之經營體間維持合作與競爭關系,或經由策略聯盟達成雙贏目標。
(六)發展休閑農業區策略:劃定休閑農業區,整合園區內營運據點,經由軟、硬體建設,構成帶狀休閑園區。
中文關鍵字:農業 , 休閑農場 , 休閑漁場
英文關鍵字farming industry , leisure farm , Leisure Fis-ery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