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舊稱八里坌,原為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八里坌社(Parrigon)社地。八里地區由於位居淡水河出海口,為18世紀--渡海來臺之門戶。至1758年(乾隆23年)八里港成為為-與福州五虎門對渡的合法移墾港口。後於1796、1797年(嘉慶元年、二年)因為連續暴風雨,致使泥沙堵塞了港口。使之逐漸趨於沒落。
地形約有2/3是丘陵,1/3是分布在北面的沿海平原,主要的山地有觀音山(612公尺),地形富變化。觀音山因山上有18個小峰曲相互環抱,中央有一峰特別高聳,從淡水北岸遙望山勢整體恰如觀音側臥而得名。
臺北縣政府的「城鄉風貌改造計畫」將八里變成一個人文藝術與自然景觀融合的地方,規畫有完善的自行車道,從觀音坑溪口出發,終點直達八仙樂園,全長約15公里。著名景點有挖子尾生態保護區及十三行博物館等。隨著省道臺六十四號公路開通及臺北港的啟用,勢必將對八里地區帶來新的面貌。
中文關鍵字:八里坌 , 十三行博物館 , 觀音山
英文關鍵字Parrigon , S-i-an-ang Museum of Arc-aeology , Kuan-yin Mountain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