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1694年屬於-府諸羅縣,1762年諸羅縣諸羅山保,1787年嘉義縣嘉義保,1821年嘉義縣嘉義西保,1862年嘉義縣嘉義西保後莊仔莊,1875年嘉義縣嘉義西保後莊仔莊、圳仔頭莊,1904年嘉義廳嘉義西堡盧厝莊,1909年嘉義廳山仔頂區盧厝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嘉義街盧厝(大字)後莊子、圳子頭,1930年臺南州嘉義市盧厝(大字)後莊子、圳子頭,1946年1月嘉義市新店里,1951年11月29日嘉義縣嘉義市新店里,1953年後莊里(并新店里),1982年7月1日嘉義市後莊里,1989年後莊里分出新店里,1990年10月6日嘉義市東區新店里,2010年2月1日嘉義市東區新店里。
新店里因里內有新店聚落而取名,且早期曾有著名甘仔的店。-35年設置本里,後因人口不多而被合并,-78年後莊地區聚集過多人口,本里重新設立,-99年重新調整區域,由原新店里(部分)、後莊里(原12鄰)及王田里(部分)重行組成,位置略向東移。本里社區有三,分別為後莊仔、圳仔頭和新店。
二、地理環境
牛稠溪是位於新店里的主要河川,位於北部,且形成與民雄鄉之間的界河。由圳仔頭流經本里的大排水溝將里區塊分成三大社區。原後莊仔屬於農村聚落,果樹是主要經濟作物,在廣大的蓮霧園里,尚保有自然生態環境,夜里螢火蟲滿天飛舞,-六十年代以後,田園景觀漸為消失,透天厝和別墅成為社區特色。
三、社區發展
新店,位於林森東路北側,阿里山鐵路附近,在1927年吳姓族人來此路口開了一家雜貨店,時人稱為「新店」,久後成為地名。吳姓族人先祖來臺後在桃園定居,後移居本地。1974年後,新店形成一個新社區,稱為新店新村。
下厝,位於新店里中部,因為地勢較低,故稱之。下厝與頂厝同屬後莊聚落,後劃歸新店里管轄。下厝現成為新社區,華美別墅屬之。下厝的橘子園,從前遍植甘蔗園和樹薯田,或更早前曾種橘子,現巳融入社區的一部分。
廍腳,位於新店里東南部興華中學球場附近,二十世紀初期建有舊式糖廍,故稱為廍腳,此地原是糖業鐵路與阿里山鐵路的交會處,昔日竹崎鄉所種的甘蔗運到此轉運,因成為甘蔗集散中心,後糖業鐵路拆掉,成為道路。
四、學校教育
嘉義市林森國民小學,位於新店里南部,成立於1939年4月,原名為嘉義新高公學校,校址在現嘉義大學林森校區,1945年12月改為嘉義市東區林森國民小學,1950年10月為嘉義縣嘉義市林森國民學校,1957年9月校址遷讓予新創立的嘉義師范學校,1958年2月設和平分校,1960年1月遷入現址,和平分校獨立設校,1968年9月改稱嘉義縣嘉義市林森國民小學,1973年9月合并和平國民小學校,改為和平分校,1974年9月設立精忠分校,1975年9月撤銷和平分,1978年8月精忠分校獨立,1982年7月改為現名。校址為嘉義市東區新店里林森東路346號。
嘉義市私立興華高級中學,創於1955年,原為補習學校,1957年改制為普通中學,設初中部及高中部,1982年改名為嘉義市私立光華高級中學。地址為林森東路239號。
五、文化資產
真武宮,位於新店里東南部,建於1913年,原址位後莊仔,1946年遷至現址,主祀玄天上帝。
六、交通道路
新店里交通,縣道159線(林森東路),東往竹崎,西往市區。義教街(原市5線),東往後莊里,西往頂莊里。東義路(原市8線)連接林森東路後,與義敦街交叉後,經後莊里北向通往民雄鄉。
中文關鍵字:新店 , 下厝 , 嘉義市林森國民小學 , 林森東路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