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春半島南端西側的臺地。位於恒春平原西部,為一傾動地塊,傾動面向東緩斜,最高點位置偏西,位在大平頂附近高約188公尺。臺地的最高棱線從大平頂向南延伸,經關山到貓鼻頭。臺地總長約15公里,寬2-4.5公里,北部為北北西─南南東走向,南部逐漸轉為南北向。依其高度及切割狀態,可大約分成北部的大平頂臺地和南部的關山臺地,兩者交界是紅柴附近的低地。又稱「西恒春臺地」。
因所在地屏東恒春西側而得名。臺地西側自-桐至貓鼻頭附近,在臺地崖下方有高度10公尺左右的隆起海階,海岸線附近則有2-3公尺以下的低位隆起珊瑚礁,向海面緩傾至現生珊瑚礁一帶。臺地的東側臺地面向東緩傾至恒春平原,其間并無明顯的臺地崖。
地質方面,臺地表面多覆有紅土,下方偶有薄層的礫石層出現,臺地的基盤巖層為砂頁巖互層的四溝層與恒春石灰巖。臺地東側的恒春縱谷平原東側有恒春斷層通過,呈北北西走向,該斷層形成於第四紀(距今約200萬年)以後。斷層發生後,恒春縱谷平原陷落,引海水入侵,使臺地得以發育珊瑚礁。由於恒春斷層形成時的「引曳作用」, 使原已有珊瑚礁發育的恒春西部臺地向東傾斜,恒春縱谷平原亦成為瀉湖,湖內水域產生高能量沉積現象,使臺地東側四溝附近隨後沉積的恒春石灰巖呈大規模交錯層構造,并含有極豐富的浮游性有孔蟲化石。
中文關鍵字:西恒春臺地 , 恒春半島 , 臺地崖 , 恒春斷層 , 珊瑚礁
英文關鍵字t-e West Hengc-un Hill , Hengc-un Peninsula , Hengc-un Fault , Hengc-un Fault , coral
參考資料
*林朝棨。1957。〈-地形〉。收於《-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北:-省文獻委員會。*陳文山、鄭穎敏、黃奇瑜。1985。〈-南部恒春半島之地質〉。《地質》,6(2):47-74。陳文山、李偉彰。1990。〈西恒春臺地地層之檢討〉。《地質》,10(2):127-140。*宋國城。1991。《五萬分之一-地質圖:恒春半島》。臺北:中央地調所。*王鑫。1999。《-特殊地理景觀》。臺北:藝術家。*陳培源編著。2006。《-地質》。臺北:-省應用地質技師公會。 陳文山等。2006。〈活動斷層調查報告:恒春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施政計畫報告。2008年11月8日讀取。cgsweb.moeacgs.gov.tw/Result/Fault/web/activefault/35-3.-tm。胡金印、謝俊駒。〈恒春地區落山風的特性及小地形對落山風分布之影響〉。高屏地區鄉土補充教材,「恒春落山風」。2008年11月8日讀取。.ks-.k-.edu.tw/content/town/low_san_fon/f0.-tm〈關於落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