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1762年屬於諸羅縣打貓東保,1862年嘉義縣打貓東下保潭底莊、頭家莊、溪心仔莊,1901年嘉義廳打貓支廳大莆林區打貓東下堡潭底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大林莊潭底(大字)潭底、過溝、頭家莊、槍柜、溪心仔(小字),1943年臺南州嘉義郡大林街潭底,1946年成立大林鎮平林里。
平林里平行列處於大埔林東部,系由潭底、頭家、溪心仔等舊莊所組成,清乾隆四十八年謝氏等六姓族人至此開墾,1901年并為潭底莊。現有聚落,潭底、過溝、頭家莊、槍柜、溪心仔、國宅區、花園新村。
二、地理環境
平林里因緊臨大林市街,巳聚集大林鎮最多人口數,西邊以臺鐵縱貫線與大林街為界,南部有三疊溪經過,中部有縣道162線,可連絡大林街與三和里,東北部接近大林鎮公所。因地利之便,里境有重要公共設施如大林地政事務所、中林國民小學、臺電大林服務所、大林運動公園、慈濟醫院大林分院。
三、聚落分布
頭家莊,位於平林里北部,因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住居區而得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福建海澄縣的薛蒲,遷居打貓保大埔林,因治事慎密,發揚父業,自鳳山、諸羅,數十年間,拓土廣闊,開拓主要地方是大埔林一千余甲,次為斗六門間一的二千甲,拓植如此寬闊的土地,所以用人之眾,需費之多,放租土地給各地佃農耕作,因稱薛蒲為頭家,而他所居地也是頭家莊。現巳是一般住家及商店林立的地區。
過溝仔,位於平林里北部,因位處大溝邊的聚落而稱之。1901年設大林區,建區驛頭及役所,在區內建排水系統的大水溝,北始於目前過溝仔的東邊鐵路下,沿至東榮街南向接在中興路與平和街的交會點漚排至三疊溪與下埤頭外埤。1983年戶政事務所門牌重編始登錄為過溝仔。
槍柜仔,或稱槍柜,位於平林里中東部,因系指藏兵械庫的所在而稱之。據說是清朝三疊溪防泛的兵械庫所在地。《諸羅縣志》記載-設治之初,包含縣城及重要防務的堡城,常以刺竹圍筑雙層做為防御工事。現村莊四周尚有雙層獲樹,需經人指點才得找到村所在。
潭底,位於平林里南部,因地形四周有溪水纏繞回流,如似潭底而稱之。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謝、葉、樊、鄒、薛、蕭六人,相約在臺拓墾,為耕種與防圍支援性,六人選定在大埔林定居時的圈地,是較小面積的耕地,謝氏先祖達華固定在牛埔溪與葉仔溪中間地帶的過溪仔區耕作,而其他五姓同渡者,選在附近耕作定居。
溪心仔,位於平林里南部,因位處三疊溪大埔林地方的中心點而稱之,清同治年間巳設莊,是三疊溪南方的村落。
四、學校教育
嘉義縣大林鎮平林國民小學,成立於1991年。因平林里人口快速成長,學生人口數也加,為有效疏解大林國小的班級學生數,且避免學生跨越陸橋或地下道到大林國小上學的危險,1997年徵收土地,學校面積為26,686平方公尺。再經各界代表積極爭取,終於-80年正式成立招生。校址為大林鎮平林里民權路80號。
五、文化資產
大眾爺公廟,位於平林里過溝仔,緊臨原大林果菜市場,建於1930年,廟址上以前是野生的林投堀,後有李金桶先整理出一塊臺地,并找出現在廟中祭祀的石碑為供奉標的,命為大眾爺公廟,
六、風景名勝
大林運動公園,建於1994年,位於大林跨式火車站後的運動公園,面積廣大,因後火車站停車場及運動公園綠美化完工後,成為重要休閑景觀。園內有游樂設施、水舞平臺、表演舞臺、操場等,運動公園PU跑道,於2010年3月正式啟用。
七、交通設施
平林里的主要道路,(一)縣道162線,由大林市街,經本里,東通往三和里。(二)鄉道嘉95線,由西林里(連接省道臺1號),經本里,至溪口鄉疊溪村下員林(連接省道臺1號。(三)鄉道嘉99線,由三角里北勢,至本里溪心仔。(四)鄉道嘉102線,由本里,至大美里大埔美(連接縣道162號)。
中文關鍵字:潭底 , 頭家莊 , 溪心仔 , 嘉義縣大林鎮平林國民小學 , 大林運動公園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