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大埤寮與蚵寮仔、大屯寮原都是倒風內海的海岸線。倒風內海浮埔地形成後,下營的居民便前往開墾大屯寮。到了日治時期,根據1904年《-堡圖》顯示,當時急水溪主流過-爺後,向西南經鐵線橋、下營,在大埤寮折向西南,由宅仔港入海。可見當時的大埤寮已距海岸線有相當的距離了。日大正9年(1920)的行政區劃中,大埤寮屬大屯寮大字;-45年後,大屯寮大字始析分為設大屯、大埤二村。
此莊目前約有300多戶,以陳、林、王、邱、楊為大姓。莊廟「慶隆宮」,主祀李、吳千歲和觀音佛祖,為北式二樓建筑(樓下為社區活動中心),啟建於-74年,門神為彩繪名師學甲「竹居主人」李漢卿作品,神龕聯對則系北門鄉溪底寮詩人吳芹泮的詩作:慶佑黎庶四時神光夸永耀,隆盛家邦萬世香火看常馨。
此莊「大埤橋」前有「自發碾米工廠」,創建於-52年,是莊中最老的碾米工廠。另外,莊內因以養豬起莊,故目前仍可見傳統的豬舍遍布,形成特殊景觀。雖然目前仍有莊民從事養豬,但多以現代化豬舍取代,傳統的豬舍形成儲藏空間或閑置。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