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前言】:石榴子石(Garnet)有人稱石榴子石或榴石。石榴石這個字來自於拉丁字"GRANATUM",意思是"許多-"或是"像-"。由於石榴石的外型與顏色很像石榴中的-,因此稱為石榴石或石榴子石。屬於石榴子石群中一員的鐵鋁榴石,名稱源自小亞細亞的阿拉班達(Alabanda),為古代切割和加工石榴子石之地。
【化學成分】:Fe3Al2(SiO4)3,石榴石子群礦物的成份,以X3Y2(SiO4)3的化學式來表示;其中X可以為Mg、Ca、Fe2+和Mn2+;Y則為Al3+、Fe3+和Cr3+。不過由於離子普遍有置換情形而產生固溶體,因此成份通常很難純凈。
【物理性質】:
1.晶系:等軸晶系
2.外型及礦物集合體:單晶呈十二面體,偏方四面體、六八面體及其組合型,常含相當多的針狀包裹體。
3.硬度:7.5
4.解理:無解理,但在{110}面上有良好裂理。
5.斷口:貝殼狀斷口。
6.光澤:具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
7.顏色:紅、橙紅、紫紅、褐色、黑色。
8.條痕:白色。
9.比重:3.85 ~ 4.20。
10.透明度: 透明至半透明。
11.脆性或韌性: 具脆性。
12.其他:熔化後略帶磁性、難溶於氫氟酸。
【產 狀】:鐵鋁榴石主要產於片巖和片麻巖中,是由泥質的沉積巖,經過高溫高壓所重新結晶而來;與紅柱石、矽線石和藍晶石共生。部份產於粒變巖(Granulite)中。有些含錳較多的鐵鋁榴石,產在偉晶花崗巖、花崗巖和流紋巖中。-石榴子石主要以附生礦物出現,產在片麻巖、角閃石片巖、云母片巖內。偶而也出現在偉晶花崗巖與橄欖巖等火成巖中
【用 途】:石榴子石的高硬度,自古以來適於研磨用途,包括制造砂紙。石榴子石早期給人印象為很便宜的寶石(鐵鋁榴石,暗紅色,每克拉約200~300元),1990年以後沙弗石的引進改變了國人對石榴子石的看法。這種綠色的石榴石甚至有人稱它為「窮人的-」。鐵鋁榴石含有相當多的針狀包裹體,在其切割琢磨呈戒面時,會有星狀出現,稱為星彩鐵鋁榴石(Star Al-ndine)。
【產 地】:在花蓮瑞穗瑞北溪橋下可以撿到大小如拳頭至一公尺大小的云母片巖,里頭的石榴石結晶大小約在2 mm~1 cm。花蓮縣的萬榮、豐田、秀林與玉里以及宜蘭縣的烏石鼻及海邊的砂礦中都有石榴子石的產出。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