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A.英文名稱
Olivine Basalt
B.-分類
火成巖-噴出巖-基性巖
C.礦物組成
主要礦物為鈣質斜長石(拉長石~倍長石)、輝石(普通輝石、透輝石、頑火輝石、紫蘇輝石等)、橄欖石、角閃石及云母,至少含5%以上之橄欖石;次要礦物有磁鐵礦、鈦鐵礦及磷灰石、石英、鹼性長石、鋯石、鐵尖晶石、沸石、角閃石及云母等。
D.巖性描述與化學成分
橄欖石玄武巖就是指含有5%以上橄欖石之玄武巖,呈致密狀者,亦有成為多孔狀者,有些玄武巖含有極多而明顯的斑晶,但也有全無斑晶者。玄武巖通常在全晶質至玻璃質之間存在各種過渡類型,常可見間粒結構(intergranular texture)與填間結構(interstitial texture),較少次輝綠結構、輝綠結構及中粒結構,斑狀結構之斑晶通常為含橄欖石、輝石與斜長石,斑晶在流動的巖漿中可以聚集﹐稱聚斑結構。其SiO2介於45% 與 52%之間。比重約為2.9至3.2。一般說來,橄欖石玄武巖多屬鹼性玄武巖(Alkali basalt)或高鋁玄武巖(Hig--Al Basalt),矽質玄武巖(T-oleiite)若含有橄欖石,則另外稱為橄欖石矽質玄武巖(Olivine T-oleiite)。另外,TiO2為玄武巖一項重要指標,海洋矽質玄武巖其TiO2大於2.5%,陸地矽質玄武巖其TiO2小於1.0%,而高鋁玄武巖其TiO2約1.0%。
E.特徵、有趣現象或監定要訣等
橄欖石玄武巖最普通的顏色為深灰至黑色,隱晶質塊狀,礦物顆粒一般肉眼不易辨識,有時可見橄欖石斑晶。
F.成因
根據賴逸真等人針對澎湖之超基性擄獲巖之微量元素與同位素分析,澎湖之橄欖石玄武巖乃是原始地函物質經10~20%之部份融熔,并由矽質巖漿之交代換質作用產生。
G.應用
-西部北至大肚溪,南至鵝鸞鼻的這一塊廣大區域中,皆可發現一種以橄欖石玄武巖為石材,打制修整出器形,通體再加以細磨的石斧工具,可見史前時代人類便開始利用之。
H.產地與產狀
橄欖石玄武巖零星分布於利吉層內,臺東鹿野卑南大溪東岸、玉里安通鐵道旁、利吉與加路蘭之間、關山電光以東山區及臺東杉原。而澎湖亦含有很多橄欖石玄武,前面提到的石器時代的石斧,其-就是來自於澎湖。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