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A.英文名稱
Dacite
B.-分類
火成巖-噴出巖-中性巖
C.礦物組成
主要礦物包括斜長石、石英和鹼性長石,其中石英含量介於20到60%,且斜長石(占長石的2/3以上)明顯多於鹼性長石,亦含少量鐵鎂礦物,包括黑云母、角閃石或輝石;次要礦物為磁鐵礦、石英、黑云母、磷灰石與鋯石等。-的石英安山巖因伴生有金銅礦,故常可發現自然金、自然汞、硫砷銅礦、呂宋銅礦、法馬丁礦、黃鐵礦、重晶石、明礬石、白鐵礦、菱錳礦、閃鋅礦、方鉛礦、辰砂、臭蔥石、石膏及水膽礬等礦物。
D.巖性描述與化學成分
石英安山巖為介於流紋巖和安山巖間的中性噴出巖,相當於深成巖的花崗閃長巖或英云閃長巖,灰色、淺紅色或淺綠色之塊狀-,主要由斜長石、石英和鹼性長石組成。斜長石均呈自形或半自形,常為雙晶,時現環帶狀構造。其化學成分因含有石英,故SiO2含量略比安山巖高,介於63~68%,Al2O3 > (CaO+ Na2O+K2O),屬次鹼性鹽類,FeO大於 MgO,Na2O>K2O。
E.特徵、有趣現象或監定要訣等
塊狀致密之-,含有斑晶,與安山巖很類似,但有明顯之石英斑晶。
F.成因
根據賴昱銘等人(2005)之研究,基隆山之石英安山巖,其石英約在地下40~50公里處(約15x108帕)自安山巖巖漿中結晶析出,當巖漿上升至30~40公里處時(約10x108帕),石英變成不穩定相,最後隨著巖漿被帶到地表附近形成石英安山巖。
G.應用
九份金瓜石一帶之石英安山巖中含有金銅礦床:(1)脈型金礦體(如新山):是較低溫的熱水礦液沿斷層或裂隙流動,造成金及伴生礦物沈淀充填,即是「淺溫熱水裂縫填充礦體」;(2)脈型金銅礦體(如本山):由脈狀金礦體的熱水礦液,浸染到礦脈周圍的-內,形成所謂「浸染型礦石」,其生成溫度較脈型金礦體來的高,大約為中高溫礦床;(3)角礫巖礦筒(如茶壺山):由地下高溫熱液所產生的壓力向上-巖層形成的,-後的角礫巖中的破碎構造,為熱水礦液的良好通道,因此沉淀生成金礦;(4)富礦體俗稱「金包」:富金包的形成乃是因為黃金局部沈淀集中於小區域內,一般直徑不超過數十公尺。另外,石英安山巖質地堅硬適於充當建材。
H.產地與產狀
-之石英安山巖都分布在基隆以東,大約在170到90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的產物,目前已知共有六個巖體,其中草山與雞母嶺為噴出巖體,而基隆山、本山、新山、和武丹坑為侵入巖體,均呈巖塊或巖脈狀,有顯著之熱水換質作用。而根據重力異常研究顯示,此區可能尚有報時山、北勢坑、大粗坑、燦光寮、石筍和南武丹山等潛伏未出露火成巖體。另外,基隆嶼也有石英安山巖。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