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A.英文名稱
Limestone
B.-分類
沉積巖-鈣質有機物或生物碎屑
C.礦物組成
主要礦物為方解石或鈣質生物碎屑(如貝殼或生物骨骼,成分亦為CaCO3),占95%以上;次要礦物包括白云石、石膏、菱鎂礦、黃鐵礦、磷酸鹽礦物、蛋白石、石英、長石、海綠石、黏土礦物等。
D.巖性描述與化學成分
石灰巖的顏色及組織等變化極大,以白色、紅色和灰色者較多,有些呈層狀或可看到大量生物碎屑。石灰巖的種類主要分成下列幾種:(1)顆粒石灰巖:由顆粒狀方解石成分形成的石灰巖,顆粒包括砂屑、鮞粒、團粒等;(2)泥質石灰巖:無重結晶作用的極細粒泥狀碳酸鈣組成的石灰巖;(3)海藻石灰巖:主要由分泌黏液的藻類,通過分泌碳酸鈣,沉淀和捕集、黏結碳酸鹽顆粒物質形成的-;(4)生物碎屑石灰巖:含大量生物殼體或殘骸之石灰巖;(5)礁石灰巖:由具有碳酸鹽骨架或殼體的生物,以其成群的骨架骨架或殼體為基礎,形成固定在海底的堅硬具有抗浪性的碳酸鹽巖礁。
E.特徵、有趣現象或監定要訣等
通常呈塊狀,顏色變異很大,因方解石硬度只有3,以小刀可以切割之,以稀-滴之會產生氣泡,有些可以明顯看到大型的生物殼體。
F.成因
石灰巖主要於海洋環境形成,且多為有機沈積。前述幾種石灰巖之成因分別敘述如下:(1)顆粒石灰巖:通常為氧化環境的高能量濱淺海相環境中形成;(2)泥質石灰巖:產生於靜水和低能量帶環境;(3)海藻石灰巖:主要由生物經由分泌碳酸鈣或經由自身的阻擋作用將碳酸鈣物質截獲,慢慢堆積而成;(4)生物碎屑石灰巖:有時生物殼體會集中沈積,經成巖作用便可形成生物碎屑石灰巖;(5)礁石灰巖:由具有碳酸鹽骨架或殼體的生物,如珊瑚、石枝藻、層孔蟲和厚殼蛤等,以其成群的骨架骨架或殼體為基礎,慢慢形成的碳酸鹽巖礁。
G.應用
石灰巖之用途非常廣,主要可分成下列幾方面:(1)化工方面:污水處理、紡織業、水泥業、鋼鐵業、冶金工業、填充料、電石、陶瓷業等;(2)建筑方面:碎石材、混凝土骨料、鋪路基石、柏油路面用材及濾石等;(3)農業方面:肥料與-土壤改良劑等。
H.產地與產狀
-石灰巖分布很廣,依時代由新到老為:(1)現代海岸隆起之珊瑚礁:-本島東北角、恒春半島及臺東三仙臺,外島則在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可見;(2)更新世礁石灰巖:恒春半島的恒春石灰巖與高雄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和壽山;(3)中新世石灰巖:臺北縣之公館凝灰巖中夾有凸鏡狀石灰巖,新竹縣南港層為北部主要石灰巖產地與東部海岸山脈之港口石灰巖;(4)始新世之前的結晶石灰巖:南部橫貫公路之禮觀層最下段為含大型有孔蟲礫巖質石灰巖。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