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孔雀石來自希臘一種名為Mallows的植物,其顏色與孔雀石相同。由於它的外觀顏色和孔雀羽毛很像中文翻譯為孔雀石(中國古稱石綠),為一種含銅的碳酸鹽礦物,經常和其他銅礦共生。監定特徵為條痕呈現淡綠色,滴-會冒泡。
【化學成分】:Cu2CO3(OH)2
【物理性質】:屬單斜晶系;碳酸鹽類礦物;常呈針狀成群或叢生、有時為腎狀、葡萄狀或鐘孔狀;外觀為翠綠至暗綠色;條痕為淡綠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具金剛、玻璃、絹絲或暗淡光澤;比重:3.9-4.1;硬度:3.5-4;次貝殼狀斷口;性脆無韌性;加熱時水分會散失而變成較深的顏色,如黑色;可溶於強酸并產生氣泡,與-反應時會使溶液變成綠色;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可溶於甲醇、乙醇、戊醇。
【產 狀】:孔雀石通常為含銅之礦物與含碳酸之水溶液相互作用後而生成,可由赤銅礦(Cuprite)或藍銅礦(Azurite)變化生成於銅礦床氧化帶中,因此會出現於銅礦床之上部,是一種含銅硫化物氧化的次生產物,其共生礦物常見的有自然銅、輝銅礦、赤銅礦、黃銅礦、藍銅礦、斑銅礦與褐鐵礦等。
【用 途】:
1.因其外型美觀,可當作寶石或裝飾用途,是科學家及玩石者喜愛蒐集研究的礦物。
2.孔雀石亦為重要銅礦提煉原料之ㄧ。早期孔雀石可磨粉作為無機染料。
3.真菌之殺菌劑,漁民都用它預防魚的水霉病、鰓霉病、小瓜蟲病等,而且為使鱗片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過程和存放池水中都常使用,因此又稱為孔雀石綠。但目前科學研究證明,孔雀石綠在魚體內留存太長時間,極會產生高-、高殘留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因此被許多國家列為禁用藥物。
【產 地】:金瓜石、九份和武丹坑的金銅礦床中、奇美礦區的金銅礦床、東部南澳和東澳附近的含銅硫化鐵礦床中。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