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冰長石屬是正長石的一種變種。長石是地表分布最為廣泛的礦物,并且廣泛存在於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中。長石主要分為鹼性長石(Alkali Feldpar)和斜長石(Plagioclase)兩大類。鹼性長石是以不同比例的鈉和鉀互相取代,包括正長石(ort-oclase)、微斜長石(microcline)和透長石(sanidine),及冰長石(adularia)和歪長石(anort-oclase),其在巖漿中結晶溫度由高到低之順序為透長石 → 正長石 → 微斜長石,而冰長石之形成溫度低於正長石。
【化學成分】:KA1Si3O8
【物理性質】:屬單斜晶系或三斜晶系,性質接近正長石,如果是單斜晶系經常歸類為正長石或透長石,若為三斜晶系則多歸類為微斜長石。但多呈現簡單的晶型,由(110)、(001)、(101)等三組結晶面組合而成,外型近似菱面體(或假菱面體)和鉆石型外型;硬度6-6.5,具玻璃制珍珠光澤,表面白色至無色略透明,比重2.55-2.58。部分冰長石的表面會呈現蛋白光彩,可稱為月石(Moonstone),其光澤來自長石的細小包裹體,反射作用後而成。
【產 狀】:屬於自生(aut-igenic)沉積礦物,經由熱水中沉淀下來,經常發現於綠色片巖或片麻-之低溫巖脈中,或與石英晶洞共生。
【用 途】:結晶良好又具有蛋白光彩之的冰長石,稱為月石,可作觀賞寶石。此外鉀長石可制造鉀肥、陶瓷釉料、玻璃原料、地板石材…等。
【產 地】:第一次由早坂一郎教授發現於花蓮蘇花公路清水溪之姑姑子,產於綠色片巖和片麻巖之石英脈中。之後小笠原美津雄(1938年)在蘇花公路旁的粉鳥林,也發現存在於偉晶巖中。顏滄波教授(1959年)在奇萊、魯散烏和馬太鞍等地之變質-英脈也有發現。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