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所謂的「金銀平脫」技法,是將金銀薄片刻成有如剪紙的空花紋樣,如刻制成各種人物、鳥獸、花卉等紋樣,而花紋面積較大部分,有的還鐫刻了精致的花紋,造成視覺上絕佳的感受;將此金銀薄片以膠漆黏在漆胎上,待乾燥後,全面髹漆經過髹涂面約二、三層,待乾固後再經研磨,將金銀紋樣打磨、顯現出來,使花紋與漆底達到同樣平度,再加以推光則成為精美的平脫漆器。金銀花紋面較寬的地方還可以雕刻細紋,但不能刻透金銀片。這種裝飾法,精細費工,材料高貴,但金銀寶光與漆色的光澤相互輝映極為華麗,是十分貴重的漆器。
漢代因為有完整嚴密的漆坊組織,活潑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得漢朝漆藝成就非凡。在馬王堆以外的地區,裝飾的技法尚有用金箔片貼在的、鑲嵌銀銅落片等裝飾物的,厚漆堆疊的這些也深深影向後代,金銀銅落片貼花鑲嵌,就衍化成隋唐五代的「金銀平脫」。
平脫,中國在唐代盛行,五代以後衰落。唐代漆器的裝飾更加多樣化,是從楚、漢的銀扣、金銅扣發展為「金銀平脫」。銀扣和平脫的技法,是將金銀薄片,以膠漆黏在漆胎上,所不同的,平脫作法是將金銀薄片刻成空花紋樣(有如剪紙),把它貼在胎上,漆經過髹涂面漆約二三層,乾固後再慢慢將金銀紋樣打磨出來,再加推光就完成了。因為「平脫」花紋大塊之處,有的還鍍刻了精美的花紋,就視覺效果上更感好看一這種風格後來在唐代大大興盛,而成為唐代漆畫的代表。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