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菁云1886-1936梅菁(青)云,光緒12(1886)年出生於嘉義廳打貓西堡新港街。明治41(1908)年其父梅文過世後,他與母親以素面制造業(捏面人)維生。大正元(1912)年洪坤福來臺後,碰到在奉天宮前做生意的梅菁云,兩人彼此切磋技藝,洪坤福後來收他為徒。根據大正7(1918)年的戶籍資料中,梅氏的職業登記已改為「土人形制造」。出師的梅菁云并沒有繼續和師父一起工作,而開始獨立接洽廟宇工事,如樸子配天宮與南鯤鯓代天府改筑工程。梅氏後來轉向其他行業,居住地也從新港搬到屏東,又輾轉遷移到嘉義市,昭和11(1936)年過世。傳授徒弟著名者有石連池、石金和與林萬有,除石金和較早過世外,石連池與林萬有傳徒眾多,開啟了新港剪黏業的蓬勃發展。其技藝特質,一般認為融入捏面人技藝,以連珠紋的造型來表現武將戰裙邊飾。
參考資料
劉玲慧<嘉義新港剪黏業的發展>,93學年度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謝東哲提供「南鯤鯓代天府改筑工事契約類別」資料,2003.10.10嘉義交趾陶館記載盧泰康〈臺灣傳統陶塑藝術:交趾陶源流及其特色〉《陶藝》24:53,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