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黃金是大自然送給人類最好的禮物!黃金可能是人類使用最早也最廣的金屬,早在西元前2,500年前石器時代中就發現黃金制品。除了古埃及以外,西元前10世紀,中國及印度就有對今的使用記錄,并且作為貨幣交易之用,羅馬尼亞則在西元一世紀左右使用金幣。最早的金礦被發現於埃及和非洲東北部,開采金礦始於17世紀,直到19世紀才大量生產。金礦有包金、脈金、氈金(自然金)、砂金,色相金黃,化學性質穩定,抗酸性在加熱至熔點時仍不會氧化,熔點1064℃,比重19.34,溶於「王水」[1]。
目前全世界黃金年產量約3,000公噸,南非產金量占世界總產量70%以上,其次為加拿大、蘇俄及美國。黃金存量稀少,無法人工生產,全世界已開采的黃金總量約13萬多公噸,若全部集中融成一塊,體積約為19立方公尺;地球上未開采的黃金存量,大約僅剩兩個奧運游泳池的體積而已,現今的工業科技高度發展,相對需求大增,因此黃金的價值暴漲,彌足珍貴。
黃金的「成色」意指黃金的純度,也就是黃金產品如金條、金幣、金飾等制品中,黃金成份所占的比例。常用的黃金成色標示法有兩種:一種是「千分比」表示法,亦即將黃金產品分為一千份,其中所含的純金份數,例如「999.9」表示1,000份中有999.9份純金,僅差0.1,若以進位方式看待即為俗稱的『千足金』。為何不直接以千分進位而際,保留0.1質差是因為人類不敢妄言在提煉黃金的過程中,是絕對的無任何雜質混入之可能性,微量的質差隱含著另一層意義,代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謙卑。另一種是亞洲最流行的成色標示法,稱為「克拉制」(Karat),就是將黃金產品分成24份,其中純金所占的份數,24K標示為分母表示是純金,若以24為分母,18為分子相除即為四分之三,對照千分法換算,一千的四分之三即為750,因此18K等於是750可以相稱,其他如18K/14K/12K等,成色越高,表示黃金的純度也越高。
足金(fine Gold)以99%以上的含量,柔軟富延展性,不合適鑲嵌寶石。開金(Karat Gold)是主要是熔合不同比例的銀或銅增加其硬度,施工性能佳,同時降低成本,并增加其光澤明亮度,以18K為理想成色。黃金含量100%即以999.9或24K標示、黃金含量91.7%即以22K標示、黃金含量83.5%即以20K標示、黃金含量75%即以18K標示、黃金含量50%即以500或12K標示、黃金含量37.5%即以9K標示,其余合金主要以銀、銅等金屬。
臺灣根據中央標準局所訂定的標準,純度達995以上即可稱為純金,目前臺灣業者所生產流通於市面上的金飾,約有七成以上是以999.9成色所制成之金飾,這是世界黃金協會[2]與國內業者的共同機制,值得驕傲的是這是不成文的商業默契,并成為主流市場的規范。金價是隨著國際金融商品市場的波動漲跌而訂的,也就是說市場上每天皆有變化不同的貴金屬商品價格報價。大致上影響貴金屬商品價格的因素可分為經濟因素及非經濟因素;經濟因素可包括石油價格、國際匯率調整、國際利率變動、通貨膨脹、國際股市等等,而非經濟因素則有國際情勢、危機狀況、時局變遷與民族情節等的因素,目前世界對黃金的需求量以印度為最大消費國,再者為中國。
西元前200多年,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des)曾為判斷一頂皇冠是否純金做成的而發愁。他在浴盆里洗澡時,發明了被後人稱為「阿基米德比重」定律:浸入液體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液體的重量。從而圓滿的證實了國王的皇冠是否為純金制成。這種換算方法稱之為「水秤法」,是傳統的黃金成色檢驗方式,主要是以水秤黃金質,即重量÷水稱質÷比重=成色,但是黃金的體積如果太小,比較不利於精準換算。臺灣的黃金重量單位普遍使用「兩、錢、分、厘、毫」的10進位表示(1兩等於10錢,以此類推),1公斤等於26兩6錢6分6厘,1盎司等於8.296錢,1錢等於3.75公克。
[1] 王水(Aqua Regia),又稱王酸、硝基鹽酸,是一種腐蝕性非常強、冒黃色煙的液體,是硝酸和鹽酸1:3(體積比)比例混合組成的混合物,是少數能夠溶解金和鉑的物質之一,這也是它的名字的來源。不過一些非常惰性的金屬如鉭(Ta)不受王水腐蝕。王水中含有硝酸、亞硝醯氯、氯等強氧化劑。王水中也含有高濃度的氯離子,能跟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絡離子,有利於向金、鉑溶解方向進行。由於王水與銀反應在銀表面產生氯化銀(AgCl)白色沉淀覆蓋住銀,而阻礙進一步反應,銀幾乎不溶於王水。王水用在蝕刻工藝和冶金工業和化學分析過程中用於溶解金屬。王水不穩定,極易分解,因此必須在使用前配制。王水同時具有硝酸的氧化性和氯離子的強配位能力,因此可以溶解金、鉑等不活潑金屬。濃鹽酸的加入并不是增強了硝酸的氧化性,而是增強了金屬的還原能力。
鹽酸是於約800年左右波斯鏈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楊(Jabir ibn Hayyan)將食鹽與礬(硫酸)混合到一起時發現的。他將鹽酸與硝酸混合在一起發明了能夠溶解金的王水。
[2] 世界黃金協會,是由世界主要開采黃金的礦商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主要從事黃金市場業務的推廣與行銷,總會位於日內瓦。
中文關鍵字:黃金 , 王水 , 千足金 , 開金 , 成色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