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相傳,大士爺(客語稱「山大士」)是惡鬼的頭目,經常率領手下為非作歹,使人間擾攘不安,後來由觀音菩薩將其降伏,從此棄邪歸正,因此在大士爺頭頂上立有觀音菩薩像,而在普度期間特別請祂來管理眾鬼魂。普渡祭典結束後,紙糊大士爺神像連同其他的紙糊品,必須火化-,象徵大士爺帶走眾家好兄弟,讓地方恢復平靜。
大士爺的造型,由竹架紙糊而成。額上雙角、面目猙獰,長長的紅舌頭垂到胸前,身高一丈二尺,頭頂一尺六寸觀音大士,共一丈三尺六的青面獠牙的紙糊鬼王。這一副兇惡的武將打扮,不僅震壓妖魔厲鬼,還挺嚇人的呢!因此,於普渡結束時,陽世希望鬼王詔令眾鬼返回陰間,於是便舉行「火燒大士爺」的儀式。
大士爺廟是嘉義縣境內的-古蹟,位於嘉義縣民雄鄉中樂村中樂路八一號。於清朝嘉慶初年(公元一七九七年、-前六年)嘉南大地震後著手改建,-二十六年完成,一九八五年被列為-古蹟,一九八七年更名為大士爺廟,平常廟內主祀-菩薩。民雄大士爺廟為全省各地大士爺廟的原始祖廟,其用意為超渡-來臺亡故的無祀孤魂,并向五方灑凈以鎮壓鬼道。大士爺廟因年久失修,嘉義縣政府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七日開工進行維修,同年卻遭「九二一」及「一○二二」大地震而嚴重毀損,因此,辦理變更設計,造成修護工程一再延宕。最後,終於在2005年11月修復,并舉行安座典禮。
在-人的信仰中,大士爺是極少數沒有具體的形狀,讓信徒膜拜的神只,每年只在中元普渡祭祀時,廟方才以色紙糊成傳說中的大士爺神只,供奉在正殿,讓信徒膜拜。相傳,摸到大士爺紙糊神只會消災解惡、帶來好運。因此,大士爺紙糊神像所經之地民眾競相撫摸,鞭-聲響徹云霄,場面十分壯觀熱鬧。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