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目鏡應用領域有哪些
分類: 公共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5
閱讀 :291
護目鏡,又叫防護眼鏡,作用在于保護我們的眼睛免受外界傷害,尤其是特殊工作環境下,然而它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視,那么護目鏡應用領域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據了解,職業性眼外傷約占整個工業傷害的5%,而占眼科醫院外傷的50%。據中國眼外傷會議曾經公布的資料統計,在全國職工中每年眼外傷為1%-3%,而有的工業部門則高達34%。在生產過程中,常見的工業性眼傷害因素包括異物性眼傷害、化學性眼傷害、非電離輻射眼傷害、電離輻射眼傷害和微波及激光眼傷害。1、 鑄造、機器制造、建筑是發生異物性眼外傷的主要部門。大多數小顆粒可被眼淚沖洗掉,但留在眼瞼內測、嵌進角膜或者鞏膜表面的異物,如果不及時清除,可引起潰瘍和感染。有的固體異物高速廢除(如旋轉切屑的金屬碎片或打磨金屬物體的碎顆粒),若擊中眼球,可發生嚴重的眼球破裂活穿透性損傷。2、 化學性眼傷害,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酸堿液體或腐蝕性煙霧進入眼中,會引起角膜的燒傷,例如使用氫氧化鈉、操作氧化鈣罐子、輸送含有腐蝕性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在金屬淬火時有氰化物或亞硝酸鹽飛濺等。3、非電離輻射眼傷害,包括可見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波長為100nm。紫外輻射可以起眼結膜炎,有畏光、疼痛、流淚、眼瞼炎等癥狀,因這種癥狀多發生于電焊工,故常稱為“電光性眼炎”,是工業中常見的職業性眼病。紅外輻射眼組織產生熱效應,引起眼瞼慢性驗證或晶體混濁(職業性白內障),可見強光引起眼睛疲勞、眼瞼痙攣和結膜炎,但這些癥狀是暫時的,不會留下病理變化。4、電離輻射主要是發生在原子聚工業、核動力裝置(如核電站、核潛艇)、核爆炸、高能物理實驗、醫療部門診斷、同位素治療等場所。如眼睛受到電力輻射,可發生嚴重后果。當總劑量吸收超過2Gy時,人開始出現白內障,其出現率隨總劑量的增大而升高。5、微波對人眼的傷害,主要是由于熱效應而引起晶體混濁,導致“白內障”的發生。激光在工業、醫療、科研等方面的應用很多。激光若投射到視網膜上可以引起灼傷,大于0.1mW的激光會引起眼球出血、蛋白凝固、融化、永久失明。護目鏡就是用于以上這些環境下的眼部防護用品,可幫助我們阻擋外界對眼睛的傷害與刺激,保護眼部的安全。因此提醒各位,在工業生產中,生產工人,包括裝修工、汽修工、鋼鐵工人等,都是容易受眼外傷的人群。所以,現場作業時最好戴上護目鏡,防止眼睛意外受傷。同時,喜歡外出騎行的朋友,也最好戴上防沖擊護目鏡,可讓您更順暢地完成你的騎車之旅。以上就是護目鏡應用領域有哪些的內容介紹,如需了解更多護目鏡等小知識,請繼續關注勞動安全常識欄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