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節日有哪些?這些時間段都可以
分類: 旅游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355
每年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大家都會選擇去祭祖,這個老傳統流傳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年的時間。通過祭祖的方式去懷念仙人,牢記他們的恩德,還是對子孫很好的教育,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祭祖的節日到底有哪些呢? 1、端午節 端午節在民間有祭拜親人的習俗,因為早期的端午節以祭祀上神為主,希望以祭祀的方式祈求風調雨順。流傳至今,已變成祈求平安的節日了。2、清明節 清明節一般在公歷4月5號前后,在這一日會前去先人的墳墓處鏟除雜草,放上供品,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3、中元節 中元節(農歷7月15)俗稱鬼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中元節祭祖時,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4、寒衣節 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是我國重要的祭祀日子,因此也叫做祭祖節。按照習俗,在寒衣節這天給逝去的親人朋友送寒衣是最合適不過的日子,但需注意的是,不可延后送寒衣。5、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至今,在浙江桐廬、福建莆仙及臺灣、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們在九月九日仍“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6、除夕 中國傳統的年俗,子孫們通過祭祖儀式,不僅可以表達對先祖的追思和悼念,還可以祈求先祖,庇佑子孫出入平安、家旺業旺。需注意的是,祭拜祖先的時間是除夕日的上午,因為神靈世界只在除夕這天給靈體收取錢財和享用供奉。今天小編對祭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祭祖相關方面的知識,還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