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報名參加創業英雄匯,創業英雄匯成功案例分享
分類: 百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24
閱讀 :368
報告說明 研究背景 “支持大眾創業,激勵萬眾創新“,2014年12月26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推出首檔大型青年創業實戰公開課《創業英雄匯》欄目。五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大背景下,中國創新創業更加活躍、結構更趨優化、競爭力明顯提升;在相關政策支持下,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返鄉創業人員等各類創業群體踴躍投身創新創業大潮,從草根到精英、從城市到農村、從國內到國外,參與群體越來越多元、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創業投資日益活躍,邁入規范化發展新階段,創業資本更多投向人工智能、生物醫療行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雙創政策體系更加優化,普惠性和實效性持續改善;創新創業培育新動能成效顯著,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以下簡稱《創業英雄匯》欄目)開播五周年之際,我們試圖通過這份數據報告,從節目和創業者的視角,對這五年的創新創業歷程有一個基于數據的總結和解讀。 研究目標 通過對2014年-2019年所有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的創業者和創業企業的調研數據以及相關的宏觀經濟運行數據的分析和展現,希望能就下述問題為讀者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和結論。 1. 客觀反映當前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和企業生存狀態; 2. 探究優秀企業生存和發展路徑; 3. 弘揚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家精神; 4. 《創業英雄匯》欄目作為國家級媒體對于創新創業的推動與價值。 研究對象 本次報告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2019年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的創業者及創業項目,共計716位,包括8位港澳臺創業者和6位海外創業者。 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報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定量部分:通過問卷調研方式對參與《創業英雄匯》欄目的創業者進行個人和企業信息采集,以及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宏觀經濟環境和Orbis數據庫提供的第三方數據,以客觀的數據反映真實創業環境和生存狀態。 定性部分:通過對于部分創業者代表進行深度訪談,包括創業目標、價值觀、創業環境、創業范式和未來展望,獲得更有深度、更具體的創業認知。 報告采用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將抽象數據通過直觀的圖標進行展示,將錯綜復雜、碎片化的數據建立起聯系和關聯,發現規律和特征,獲得更有價值的洞見。 報告摘要 1. 創業范式的快速轉移 過去的五年,是中國的創業從學習走到創新的五年,創新創業的范式轉移正在快速進行,商業模式和投資模式都已經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直接借鑒,主要體現為: 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以解決信息不對稱與資源不對稱為主、解決社會協作效率的互聯網創業時代已近尾聲,以產業升級與重構、社會服務升級領域的創業機會增多。依賴商業模式和強資本驅動的“快公司”創業機會逐漸消失,更多的創業公司需要通過核心技術來支持企業的可持續生存,創業公司爆發式增長的機會減少;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創業者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對創業者的能力和知識水平要求整體提高,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業者及高學歷創業者比例明顯增加。 2. 中國青年有能力、有意愿承擔社會責任,成為世界創新的領軍群體 科創時代帶來新的商業生態,給更年輕、更高知的創業者帶來了時代紅利。中國年輕、高知的創業者們(以80后為代表)站在了科創時代的最前沿,他們中的多數已是連續創業者。讓他們堅持下來的,除了激情與夢想,還有社會責任。 3.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僅僅依靠模式創新的項目會越來越舉步維艱,能實現科技賦能、解決供求結構性矛盾和轉型升級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將是未來創業的趨勢。 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創新是發展的基礎,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的原動力,可以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可以使得企業增加潛在價值,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可以使得企業的產品呈現多樣化,走在行業前列。 4. 企業家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發展 企業家精神要與時俱進,新時代的企業家不僅僅在追求商業價值、創造社會財富中體現自身價值,還應在承擔社會責任中更好體現自身價值。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需要企業家在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大顯身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和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方興未艾。這些新技術、新業態可以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更多的手段和便利。對于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來說,這是把推動企業成長與履行社會責任有機結合起來的新機遇。 企業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不僅是企業家精神的豐富和升華,還是新時代企業家適應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 報告正文 創新創業全面開花 《創業英雄匯》欄目開播以來,創業者們熱烈響應、積極參與,欄目收到的項目計劃書數以十萬計。經過層層選拔,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716位創業者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他們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涌現出來的優秀創業者代表。這些創業者覆蓋全國所有34個省級行政區,有8個項目來自港澳臺地區,還有6個國外創業項目。創新創業的潮流不僅在國內全面開花,中國的創新創業環境也吸引到了越來越多國外創業者到中國創業,中國正在成為創新創業的新高地。 從項目的地域分布上看,項目數量居前10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蘇州、合肥、西安、深圳、重慶、成都、杭州、寧波。 人力資源豐富、市場成熟且容量更大的一二線城市是創業項目的聚集地,新疆、西藏等地區的創業多為與農業、文化以及線下實體結合線上的創新創業項目。 《創業英雄匯》欄目成為極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主流價值平臺 秉承“真創業、真投資、真價值”的宗旨,幫助創業者實現創業夢想。節目構筑了一個公平、真實、透明的“創”“投”溝通平臺,使資本和項目精準對接,真金白銀助力創業。節目的公平、真實、透明、實效,也得到了創投圈的一致肯定,《創業英雄匯》欄目被認為是中國創業類節目的標桿,是具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主流價值平臺。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共有716位創業者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其中共有577位創業者現場意向融資成功,現場累計意向融資金額約30.94億元人民幣。 無論盈利水平還是團隊規模,大部分項目都比上節目前有了長足發展,項目在各個方面均有了顯著提升。 創業項目《集約養牛》,創始人許群群,節目播出48小時,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超15萬+,全國意向合作200多名,兩天共接到300多個咨詢電話,預定活牛全年需求量15000多頭、牛肉深加工產品320噸、原漿洞藏酒1000噸,有機肥8000噸。有20個人有投資意向,最大的意向投資3億,最小的意向投資2000萬。 創業項目《無人機的“中國心”》,創始人常書增,節目播出48小時,獲得意向訂單超過三千萬元,官網瀏覽的IP地址由18個國家增加到36個國家,項目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展。 創業項目《一葉還夢》,創始人郗志強,節目播出48小時,網站和電商平臺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新增注冊用戶3600多人,共接到咨詢電話730多個,意向合作商31家。 創業者畫像 1. 性別 在所有創業者中,男性創業者高達81.3%,女性創業者占到了18.72%。 在25歲以下和40歲以上年齡段中,女性創業者的比例更高一些。 2. 年齡 創業者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時的平均年齡是36.5歲。同時在過去幾年中,平均年齡呈逐年下降趨勢,數字顯示,創業者越來越年輕化。 在年齡結構上,80后創業者(30-40歲)占到所有創業者的56%,占據了大半壁江山,成為創新創業的主流。70后占26%,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力量。90后創業者也已經開始登上舞臺,嶄露頭角。 在所有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的創業者中,最年輕的18歲,最年長的75歲。 總體來說,創業群體在29歲至39歲的年齡段較為集中,是具有一定經驗積累且極具創新力的群體。 3. 學歷情況 從學歷看,絕大部分的創業者具有本科以上學歷(91%),其中碩士以上學歷的創業者達到61.7%。 這也反映了科創時代的一個趨勢,創業對于科技含量要求越來越高,科技創新越來越重要,人力資本比重越來越高。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驗證了這個判斷。2019年前11個月A股全部IPO企業中,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學歷層次明顯高于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其他板塊(剔除無實際控制人,或實際控制人為國有及集體所有)。科創板企業實際控制人獲得碩士以上學歷的占比為73%,而其他板塊僅為52%。 4. 創業經歷 只有30.3%的創業者是初次創業,對應的是大部分的創業者有多次成功或失敗的創業經歷。創業需要激情更需要韌勁,不斷磨礪和成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同時,32.6%的創業者有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經歷,給他們的創業項目帶來了國際視野。數十位創業者返鄉創業,通過創業讓家鄉變得更美好。 賽道選擇:從模式創新到技術創新 從項目的選擇上,企業服務、教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電商與消費、金融服務、文化娛樂等領域成為最熱門的行業。 那么,不同年齡的創業者會有怎樣不同的選擇呢? 70后創業者最青睞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智能制造,這些領域大都需要多年的行業沉淀。 80后創業者最喜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教育、金融服務,這是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 90后創業者更多選擇了文化娛樂、旅游、電商消費,他們更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 生存與發展 1. 企業規模 《創業英雄匯》欄目主要面向初創期的企業,從企業的人員規模來看,體量都不是很大,超過50%的企業員工少于30人。 2. 存續情況 大部分的企業在上節目時都是成立3年以內的初創企業。 截至目前,統計數據顯示,成立2年以內的企業62家,2-4年的企業246家,4-6年的企業232家,6年以上企業162家,所有企業的存續率達到了98.6%。 如果與全國范圍內的中小企業做一個對比的話,中小企業1年、3年、5年的存活率分別為 89.6%、76.8%、67.7%,而近10年關閉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6.09年。 數據表明,《創業英雄匯》欄目所選項目表現出更強的生命力,從這一維度體現了欄目篩選項目質量控制體系比較成熟,項目質量較高;另一方面,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節目為創業項目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展示舞臺,從而獲得了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 3. 融資情況 截至目前已披露的融資事件,共577位創業者在《創業英雄匯》欄目獲得意向融資,182家企業目前已經成功獲得了融資:其中超過20%在節目現場簽約的企業融資到位,另外80%的企業在節目播出后,獲得社會廣泛關注,成功融資。從獲得意向融資到經過盡職調查等完整的融資流程后實際融資成功,創業者們還需要經過重重考驗。 與整個的初創企業的融資情況做一個對比的話,《創業英雄匯》欄目的項目獲得融資的比例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比如2018年,全國新注冊的企業總數是670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3%。與此同時,面向早期企業的融資案例為1795個,比上一年度減少了10.8%。 在創業企業數量增加的同時,投資數量卻在減少,這意味著初創企業獲得融資會變得更加困難。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 716家企業,專利申請和授權總數為15432項,平均每家企業21.9項專利。在專利申請結構上, PCT專利178項,發明專利授權2438項和發明專利申請5126項,PCT專利和發明專利的占比超過了50%。在重點科技領域的專利,信息技術1285項,生物醫藥982項,人工智能723,高端裝備674項、通信電子468項。 上述數據表明,這些企業不僅專利數量多,覆蓋領域廣、而且專利質量高,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有218家, 在所有企業中占30.4%。 榜樣的力量 《創業英雄匯》欄目年終特別節目《CCTV中國十大創業榜樣》評選,積極落實國家關于“打造雙創升級版,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的精神,以“尋找時代榜樣,助推雙創升級”為主題,倡導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助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圍繞“創新、升級、領導力、使命感”四個緯度,通過對有理想、有責任創業榜樣的褒獎和禮贊,用引領的力量傳遞創新創業精神,助力中國新經濟揚帆遠航。頒獎典禮匯聚了優秀創業者代表、商界領袖和知名投資家,被譽為“創投界的年度盛事”。 從2014年到2019年,評選出了41位中國創業榜樣(2017年增設一名公益獎),這些項目有的打破國際壟斷,有的走在行業前列,有的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獲獎者不僅是行業翹楚,而且正以極大的創新創業熱情推動發展,照亮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 后記 在完成本次報告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創業的艱難,來自于事業、家庭和社會的多方面壓力,以及生存、融資等各類現實問題。也感受到了國家在創業環境提升方面的的投入和成效。 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通過過去五年,我們的創新創業從模仿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電子商務、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高鐵、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技術領域,中國逐步進入邁向全球領先行列。 我們的創業者比過去更年輕,技術能力更強,視野更開闊,同時還特別有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從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科技自信、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 在這樣一個時代,《創業英雄匯》旨在為創業者實現夢想助力,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創業英雄匯》,成就每一個夢想。 本報告由《創業英雄匯》欄目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發布,本報告版權歸《創業英雄匯》欄目及聯合發布方所有。任何中文轉載或引用,需注明報告來源,國外機構如需轉載引用,請提前聯系授權。 本報告為《創業英雄匯》欄目獨立原創分析,報告內容不代表任何企業的立場,且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和創業建議。因此投資人和創業者務必注意,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或創業決策與《創業英雄匯》欄目及聯合發布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