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水中毒的發生
分類: 百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5
閱讀 :190
當身體攝入的水總量大大超過排出的水量時,就會引起水中毒,而水中毒的疾病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如何避免水中毒?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 1、及時補充鹽分 適量飲用淡鹽水,補充排汗時帶走的無機鹽。據介紹,在500毫升飲用水中加入1克鹽,適當飲用。這不僅可以補充身體的需要,還可以防止電解質紊亂。 2、少量多次喝水 口渴時,不能一次喝。多喝幾次,每次少喝,便于人體吸收。每次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為半小時。 3、避免喝“冷水” 夏季氣溫高,人體溫高。大量飲用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飲料。專家建議,喝10℃左右的淡鹽水更科學。這樣既能解渴又不傷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所需的鹽。 4、養成飲水習慣 每天早上起床后,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睡覺前喝1-2杯開水。醫生建議睡前半小時提前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使身體在睡眠中保持平衡,降低尿液濃度,防止結石的發生。 5、建議喝白開水 由于水燒開后自然冷卻到25度,在許多國家被稱為“復活神水”,因為研究證明這種水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易于通過細胞保持新陳代謝,使血液區域的血紅蛋白活躍,有利于氧氣輸送,提高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