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作為一個外科醫生,關注這個問題好幾天了,一直都不發言,就想先看看大家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看完之后覺得這里面確實還是存在一些誤解,今天來談談我的理解。 醫生的字跡潦草是個普遍現象,但不是絕對現象,至少我接觸的醫生里面還是有很多人的字跡是十分工整的。而且,字跡潦草僅僅是一個現象,絕不是刻意為之的。像是某些知友提到的“為了讓病人在本醫院購買藥品,不讓病人看清楚醫生開的藥方,增加醫院的藥物收入”這樣的推論基本是不成立的,因為大多數病人還是選擇在醫院拿藥(很多的藥只有醫院里才有,藥店里很難買到,而且在醫院就診之后立刻去醫院藥房拿藥明顯比去外面藥店方便)。況且大多數醫生看門診都忙死了根本就沒心思管你去哪里拿藥。 那醫生字跡潦草是緣何而來的呢,其實根本沒有什么行業的秘密,就是忙的。您可能覺得怎么可能忙得連字都寫不好呢?我來告訴你,很多醫生一個上午(8:00-12:00)在門診要看40甚至60個病人,每個病人都要問病史,查體,寫門診病歷,開處方,還有些病人要和你糾纏。設想一下你哪還有心情一筆一畫的把字寫工整。數十年如一日的這種工作的折磨,于是字跡就越來越潦草了。 醫生的字這么潦草,藥劑師怎么能看懂的?就像三表哥說的“人家壓根就不是寫給你看的”,因為醫生的處方里會有大量的簡寫或拉丁文,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外行,就是打印給你看也不一定看得懂。 比如說: TAT 1500u X 1 sig. 1500u im st! 而藥劑師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破傷風針肌注。 另外一方面,我國對執業醫師法對醫師的執業地點是有規定的,多數醫生都不會頻繁跳槽。所以醫生和-、藥劑師之間就是一個長期的合作關系。醫生在字跡變潦草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在探藥劑師的底線。我寫的這么潦草他還能看懂,下次我再寫草一點。(哈哈,開玩笑)。不過,至少這么多年的磨合,就算有幾個個別的字看不清,再加上處方里的上下文關系,總是能看懂的。 不過現在全國大多數三甲醫院門診處方都是打印的了,醫生僅僅需要手寫簽名即可,所以這種現象會明顯改善。 以上情況,是在下的個人理解。并無理論依據。 科學松鼠會的趙承淵老師寫了一篇文章《告別醫生們的涂鴉》。 推薦大家看看,鏈接在此:songs-u-ui.net/arc-ives...文中提到了1996年BMJ上的一項專門針對醫生字跡的研究,結果很有趣。答案 2:
這是全世界共通的問題。而且每年美國因為處方字跡潦草導致藥劑師開錯藥引發的醫療事故有不少起。因而管理機構實際上是不贊成處方字跡潦草的。但這個問題恐怕很難解決吧。醫生的字跡為啥潦草,我曾經稍微了解過一點,但根本沒有確定的說法。每個醫生自己的理由都不同。概括起來最主要的理由是忙碌,以至于養成了習慣,在不忙碌的時候也寫得潦草。還有的說是在醫學院的時候因為學習的時候必須大量高速撰寫處方藥名,培養出的壞習慣。還有人說是醫生潛意識中維護自己職業神秘感的心理作祟。另外還有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不讓病人到外面買藥,增加醫院收入(這一點在中國可能成立,但不知其他國家是否一樣)。答案 3:
應該是因為平時工作太忙導致的。通常人們看到的是醫生處方潦草,于是猜測是為了防止病人看懂藥名從而出去買藥;其實病人看不到的醫療文書還有很多,這些文書也相當潦草,同科室的醫生之間都不一定能互相認識對方寫的字(某次見習,老師拿出他的徒弟寫的手術記錄,讓我們某個同學給大家念念,結果基本沒有我們能看懂的字。老師無奈,親自念,結果也念得磕磕巴巴的。師徒之間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別人了)。醫生每天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這些無盡的文-錄中了,比如每個病人住院都要寫入院記錄,此外每天還要寫病程,記錄病人病情變化和處理。病情重的,病程一天一記,甚至一天兩記三記,病情變化隨時記錄;搶救要寫搶救記錄,手術要寫術前小結,手術記錄,轉科要寫轉出記錄,轉到哪科,哪科就得寫轉入記錄。此外還有各種檢查單會診單,各種操作,比如胸穿腰穿腹穿骨穿吸痰等等都要寫操作記錄。總之一句話:每天寫的東西太多了,不得不潦草。目前很多醫院逐步采用電子病歷,提供一定的模板,加上打字速度高于手寫速度,這樣減輕了很多負擔,并且打印出來的文書就不會潦草了。但是除了入院記錄,病程,轉科記錄,死亡記錄等,還有很多依舊需要手寫,希望程序員們能給醫療活動幫幫忙,開發出給力的工作站,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順便也能把“醫生寫字潦草”的問題解決了~答案 4:
我曾經旁聽過-醫科大學的課程,在我在北航讀書無聊的時候。我親耳聽見北醫老師是這樣告訴臨床醫學的學生:字跡寫獨特一些,潦草一些,防止被修改/篡改。從某方面理解,醫生的字跡=加密的字體。答案 5:
這個問題吧,我感覺應該也不是絕對的,也不是所有人寫字都潦草啊。我認為潦草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工作忙,市級及其以下醫院病歷都由住院醫生寫,每天工作量很大的,一筆一畫的寫會花費大量時間。2本身寫字就不好看,比如我,不光寫病歷寫啥都潦草,以前沒練出來咋辦?現在又沒時間練了。本身寫字漂亮刻意寫潦草很少見,另外現在好多醫院病歷啥的都電子化了。。關于藥劑師能看清的問題,是每天都接觸這些東西,看個大概,一個藥品名認出兩個字就知道是啥了。主要是每天都接觸這些字,認得了。其實處方故意寫成亂碼是有的,主要在老中醫,因為老中醫賣的是啥?是方子!好多方子都是保密的,一般拿老中醫開的秘方只能在他那拿藥,別處是不認得的,這也是一種保護,現在西醫基本不存在這種情況,因為醫生不指著這個藥方賺錢,而是藥本身。答案 6:
采訪完推特上的內科醫生 @C__Jun 姑娘之后,發現樓上已經有一位相當相當資深的老師發言了。于是這個來自C姑娘的答案僅供補充。對藥名熟悉,比如寫個連筆的“今天真高興”你們肯定認識,寫個連筆的“賴諾普利”你們就肯定不認識了。我實習的時候看醫生寫藥名也都不認識,熟悉了誰寫,寫得再草也知道。答案 7:
有一天去301看頭疼,排隊到12:30,醫生已經沒有力氣說話了,我看病不看病都已沒情緒。為什么醫生要看那么多病人?掛那么多號?我跟那個醫生說了會兒閑話,他很詫異我不講述病情。醫生真是不容易,寫草了藥名和診斷還用問為什么嗎?忙到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式的看病人,趕集式的看病速度,唉,怎么得了?但也有例外,醫生并不忙,病人并不多,但診療本上依然寫的是“火星文”,你無從得知是些什么內容,那就是些習慣成自然了,很年輕的醫生也這么寫,則純粹是言傳身教,以為當個醫生就該如此開藥方了。答案 8:
首先是忙,如果從晚上8點開始寫病歷,一直寫到晚上12點,那么肯定是越寫越沒力氣,字越寫越潦草。其次是低年資醫生會下意識模仿高年資醫生的字跡,表述語氣,還有處方格式。至于藥劑師,一個科室的每天開出的最常用藥不會超過20種,如果有實在不清晰的生僻藥名,通常會打電話復核或是直接將處方退回。答案 9:
醫生寫的字潦草,藥劑師實際上也不能完全看懂,但是通過醫生對患者的診斷,以及藥劑師對藥頻信息的掌握,能看懂醫生的字就可以解釋了,時間久了,也就自然一眼就能看懂了。但現在醫院已經逐步推行電子處方,這樣大家也就能看懂了。答案 10:
補充一個不和諧的答案,來自某美國住院醫生寫的小說:由于病人的紙上記錄是病人有權查看、法官也有權傳審的東西,所以醫生一般不會寫得特別清楚,而計算機里的記錄并非正式記錄,僅供醫生之間交流,病人看不到,其他醫生可以查看、修改并添加他們覺得必要的信息和評注,因此不具法律效力,所以醫生們會把詳細記錄都存在計算機檔案里。答案 11:
跟多個醫生朋友交流過這問題,真的是忙的!答案 12:
現在比較規模的醫院都是開方子,但是他們的病歷本還是手寫,我曾經很認真地研究過那個醫生給我寫的病歷本,并且還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嗓子疼到說不出話),還是沒能看懂醫生在上面寫了些什么···更別說藥單了···所以只能去比較大的醫院像惠州人民醫院這樣子,感覺有點心理保障至少~~但是我覺得有一句話很有道理:人民醫院宰人民啊答案 13:
老醫生的字大多數都那樣的話,新來的大概也會下意識模仿,而且寫得太工整容易給人很菜鳥的感覺,顯得經歷淺,沒水平。答案 14:
現在病歷上雖然寫,但是去付款和拿藥都有打印單了吧。答案 15:
這個問題曾經確認過,醫生寫的根本就不是中文而是藥品的拉丁文,所以看懂了才不正常……答案 16:
就沒看過醫生寫字工整過...特別是中醫....我倒是真愿意相信是為了不讓人看懂藥方。答案 17:
這就是小問題花大錢的原因之一答案 18:
現在醫院連病例都不用了,直接機打,藥方也是打印答案 19:
現在好點的醫院基本都系統聯網開方,打印單子。答案 20:
聽說過一個關于中醫的說法:1.怕藥方泄露出去,特別是那些祖傳秘方,所以寫得很亂。2.怕看了病不抓藥,所以寫亂點,換個藥房別人看不懂,只有回來!所以只有在同一個地方看病和抓藥。而藥劑師一般是醫生的親信,他們寫什么都有暗號的。大概是這個原因,由于路徑依賴,現在都這樣了!答案 21:
人家壓根就不是寫給你看的。答案 22:
寫的工整了,別人會說你不專業,就像中醫,胡子越白,病人越信任你。答案 23:
以前是為了讓病人在本醫院購買藥品,不讓病人看清楚醫生開的藥方,增加醫院的藥物收入,而為醫生自己增加獎金。而一般藥劑師和醫生都是在同一醫院共事,相處久了,就自然能看得明白。答案 24:
這叫做行業規則下一篇:蘋果想構建一個怎樣的社交網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微電子專業是出國留學好?還是在國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